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病原] 病原體是指環蟲屬中的小鞘指環蟲。指環蟲蟲體頗小,能像螞蟥運動似地伸縮。
[癥狀與診斷] 當魚體鰓部嚴重感染此蟲時,鰓部顯著浮腫,鰓蓋張開,鰓絲暗灰色且粘液增多,呼吸困難。幼小的魚特別是鳙魚苗,常顯示鰓器官浮腫,鰓蓋難以閉合癥狀,不攝食,逐漸瘦弱至死亡。嚴重感染此蟲的病魚,肉眼就可看到鰓絲上布滿灰白色群體,若將這些白色群體用鑷子輕輕取下,置入盛有清水的培養皿中,明顯可見蠕動的蟲體,由此即可確診。
[流行與危害] 此病是魚苗、魚種及成魚養殖階段常見的一種寄生性鰓瓣病。指環蟲的分布很廣,全國各地普遍出現這種病,主要在夏、秋兩季流行。越冬魚種池中在初春溫度適宜時,容易發生。嚴重感染時,0。5千克左右的病魚鰓部,每片鰓片寄生有200個以上的指環蟲,破壞鰓絲表面細胞,從而使魚窒息死亡。
[預防與治療] 預防:
(1)生石灰帶水清塘。每公頃1米水深,用生石灰900千克,可有效地殺滅指環蟲,減少此病發生。
(2)魚種消毒,夏花魚種放養前,用1毫克/升晶體敵百蟲溶液,浸洗20分鐘-30分鐘,可有效地預防此病。
治療:
(1)晶體敵百中心。以0。2毫克/升-0。4毫克/升的水體終濃度向全池潑灑。
(2)晶體敵百蟲與碳酸鈉合劑(1:0。6)。0。1毫克/升-0。2毫克/升的水體終濃度向全池潑灑。
(3)高錳酸鉀。20毫克/升的濃度浸洗病魚;水溫10度-20度時,浸洗15分鐘-20分鐘;水溫25度以上時,浸洗10分鐘-15分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