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光倒刺鲃是一種江河經濟魚類,俗稱:青娟、娟中。光倒刺鲃食性雜,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體形美觀,肉質佳、味鮮,是中上等食用魚類。但是光倒刺鲃對水質條件要求較高,比較適合網箱養殖,我們從1999年7月開始進行水庫網箱養殖光倒刺鲃試驗,經過一年的養殖試驗,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一、材料和方法
1、網箱設置 試驗是在沐溪水庫網箱養魚示范基地進行,采用的網箱規格有3種:(1)8m×4m × 2.5m,聚乙烯無結網,1cm網目;(2)8m x 4m x 2m,聚乙烯網,3cm網目;(3)13m×4m×3m,聚乙烯網,3cm網目。以上網箱全部設置50cm寬蓋網,蓋網的網目為2cm。
2、魚種放養 1999年7月23—30日投放人工繁殖的光倒刺鲃魚種8000尾,體長為6—8cm,投放到4個8m x 4m x 2.5m,1cm網目網箱中。每箱數量分別為1#3500尾,2#1800尾,3#2000尾,4#700尾。10月5日從1#箱轉出1700尾進5#箱(網箱規格13m x 4m x 3m3cm網目),3#箱全部轉入6#箱(網箱規格13m x 4m×3m3cm網目);2000年4月3日將全部魚種轉入5個8m×4m×2m、3cm網目網箱,平均每箱1500尾。
3、飼料及飼養管理
(1)飼料與投飼 選用韶輝飼料廠配制的光倒刺飼料,投飼量根據魚的攝食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每天投喂三次,早晨7:00。8∶00,中午12∶00—1∶00,傍晚17∶00。18∶00。生長達到250克后,每天投喂少量青飼料,青飼料以水浮蓮為主,還有苦麥菜等,食剩的青飼料在當天傍晚撈起。試驗初期曾投喂青菜,后來怕有農藥余毒,改喂水浮蓮。
(2)病害防治 從5月15日開始到10月15日,每隔15天投喂藥飼一次,每次連續3天,使用珠江水產研究所生產的魚必康,在養殖過程中發現少數魚患病,多為魚體發炎。
(3)日常管理
1、經常巡邏,檢查網具是否破損,防止逃魚;
2、對網目的附著物進行定期清洗,保證水流暢通;
3、對不同規格的魚要及時篩選出箱,使魚生長均勻;
4、要注意敵害,主要是野鴨、水老鼠等;
5、禁止在網箱附近進行釣魚等其它活動,光倒刺鲃易受驚,受驚后會停止攝食。
二、試驗結果
1、生長情況及結果 到1999年10月5日轉箱測量,平均體長為10—12cm,l#—4#箱生長速度差異不大。2000年4月3日轉箱測量,1#、2#箱平均體重為180克/尾,4#箱平均體重200克/尾,5#、6#箱平均體重250克/尾。養至2000年8月4日抽樣測量,存箱數量為7500尾,平均體重500克/尾,最大個體為1000克/尾。損耗主要原因是因捕撈受傷致死350尾,轉箱過程中跳出網箱約150尾。共投喂配合飼料1.87萬斤,青飼料3000斤,精飼料系數約為2.5。
2、經濟效益 總產量為7600斤,從八月二日起開始銷售,水庫邊交貨價28元/斤,總產值為21萬元。 總成本7.9萬元: (1)、飼料18700斤,每斤1.2元,費用2.24萬元; (2)、網箱建設費用3萬元,每年攤銷1萬元; (3)工人工資2萬元(2人); (4)種苗款1.6萬元,按當時銷售價每尾2元計; (5)藥物、電費1萬元; (6)青飼料3000斤,平均每斤0.2元計,費用0.06萬元。 利潤:21—7.9=13.1萬元,養殖一年時間,純利潤達13萬元,經濟效益是很可觀的。
三、討論
1、不同養殖密度對光倒刺鲃生長的影響 根據前面不同密度對比,表明生長速度與放養密度成反比,但在體長〈10cm階段,密度未超過50尾/立方米時差異不明顯。體重達到50克/尾時的養殖密度以20—25尾/立方米為宜。
2、不同網箱規格對光倒刺鲃生長的影響 根據試驗表明,光倒刺鲃的生長速度與網目的規格成正比,3cm網目網箱的生長速度明顯大于1cm網目網箱,主要原因是網目越小,水交換率越低。網箱的體積大小也與光倒刺的鲃生長有關系,較大體積網箱(150m3)與較濁體積網箱(50m3)比較,在生長速度、防病等方面,大體積明顯優于小體積。
3、溫度對光倒刺鲃生長的影響 試驗表明,光倒刺紀屬廣溫性魚類,但水溫對其攝食、生長有一定影響,其最適生長水溫為22—28℃,超過30℃,攝食強度與生長速度都降低,水溫低于20℃時,攝食強度與生長速度也有所下降。
4、不同階段的生長速度 試驗表明,光倒刺鲃體重在30克/尾之前生長較慢,體重達到300克/尾之后,生長速度明顯加快。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