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七星鱸學名花鱸[Leteolabrax japoicusc (Cuvieret Valenci-ennes)],俗稱海鱸,鱸魚。為近岸淺海中下層魚類,屬廣溫、廣鹽性。喜棲息于河口咸淡水處,也可生活于淡水中。主要攝食魚、蝦、甲殼類。一般個體0.5—1.5千克,最大體重達5—10千克。主要分布于我國沿海及日本、朝鮮。七星鱸為上等名貴魚類,其肉質堅實,味道鮮美,深受消費者:青睞。2000年,我們在水口庫區谷口灣進行小體積網箱養殖七星鱸,經半年多時間飼養取得平均單產23.5千克/米3、成活率67.3%、出箱規格250—400克/尾的好成績。現將其主要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一、水域的選擇
選擇在水口庫區黃田鎮的谷口灣。谷口灣面積600多畝,水深10~15米。該灣向陽背風,水質清新,上游及周邊地區無工礦企業等污染源,且遠離航道,不受航船干擾和洪水沖擊。
二、網箱的制作
1.網箱材料 I級網箱用2a為0.8厘米的無結節網片縫制,B級網箱用3x 3聚乙烯、2a為2.5厘米的結節網片縫制。
2.網箱規格 I、Ⅱ級網箱均為2米x 2米x1.2米的正方形六面體網箱。養殖前期使用由I、Ⅱ級套裝而成的雙層網箱,中、后期拆去外層I級網箱,使用Ⅱ級單層網箱。
3.網箱支架 由4根4厘米x 6厘米松木方條釘制成2.5米x 2.5米的四方形框架,框架4角套墊直徑為20厘米的圓柱形泡沫浮球,使整個框架懸浮于水面。
4.投餌窗 蓋網中央開一直徑50厘米的圓孔。另取30目篩絹制成長50厘米、直徑50厘米的圓筒形網袋,網袋上下端開口處各扎上一個l0號鐵線圈。上端鐵線圈與蓋網中央圓孔邊緣縫接,下端鐵線圈伸入箱內。
5.飼料臺 用直徑0.6厘米圓鋼筋做框架,30目篩絹包襯縫扎制成1米×1米、邊高0.2米的四方形飼料臺。飼料臺吊掛于網箱中央水下50厘米處。
三、網箱的安裝
1.網箱的固定 采用纜繩固定法。纜繩為直徑4厘米的聚乙烯大繩。纜繩橫跨水面。拉直后系結在兩岸固定樁上。兩根纜相距3米為一組,兩組纜繩之間相距9米。松木框架固定于相距3米的兩根纜繩之間,框架間距亦為3米。
網箱上角結扎固定于框架四角,網箱底角各吊掛2—3千克重的鵝卵石或沙袋,使網箱在水中充分展開成形。
2.網箱下水時間 網箱于魚種入箱前7~10天安裝下水,讓網片附生藻類變得光滑以防止魚種表皮、鱗片摩擦損傷。
四、魚苗放養
2000年6月3日我們采用尼龍袋充氧裝運方法,從霞浦購回經談化處理的七星鱸夏花1萬尾,魚苗規格為4—6厘米/尾。為防止大小相殘,魚種應按不同規格大小歸類分箱放養。放養密度為500尾/箱。
五、飼喂方法
投喂的飼料主要是鮮雜魚類和冰凍海鮮。苗種剛入箱時,可將餌料魚絞成魚糜撤于投餌窗內。中后期,隨著個體的增大,可將餌料魚剁成適口的小魚塊投喂。日投量,前期為魚苗體重的8%~10%,1個月后為5%~8%,11月份后為3%。日投喂3次,時間:8:00、14:00、8:00,每次投餌量分別為日投量的30%、30%、40%。
投餌時可按“慢一快一慢”規律進行拋投,在實際操作中,每次投餌量還應根據天氣、水溫、魚體活動情況而靈活掌握;一般每次投餌量以l小時左右吃完為宜。
六、日常管理
要經常觀察、檢查網箱有否破損、滑節,如有應即行修補。每隔7~10天洗刷網一次,以防網目堵塞影響箱內外水體的流通交換;每天早上在投餌前都要清洗飼料臺,以防剩餌殘渣腐爛敗壞水質,同時根據前一天剩餌情況決定當天的投餌量。
當飼養2個月后,魚體增至12厘米以上時,可將外層I級網箱解脫收起,留下Ⅱ級單層網箱繼續養殖。由于魚苗個體間適應性不同,生長速度差異較大,在換箱的同時應進行一次大小篩選分箱飼養。
七、魚病防治
七星鱸抗病力較強,除在換箱選別操作中受傷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外,基本沒發生其他疾病。但在養殖過程中仍應堅持預防為主。預防方法:每隔10—15天,每箱用生石灰150克對水十賊石灰乳趁熱全箱潑灑。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