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魴魚(三角魴、團頭魴)屬淡水優質魚類,既是池塘養殖的優良品種,也適合于在大水面放養,利用其易形成自然種群的特點,達到資源保護和增殖的目的。現將大批量培育魴魚夏花技術介紹如下:
一、夏花培育池條件
夏花培育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質無污染,注排水方便。面積不要太大,一般以1-3畝,水深1-1.2米為宜。池塘要不漏水,池底較平坦有適量淤泥。
二、放養前準備
1、清塘消毒:放養前要排干水,清除過多的淤泥或雜草,并整修加固塘埂,堵塞漏洞。在投苗前7-10天,注水5-10cm,每畝用50-80kg生石灰兌水潑灑,同時翻動底泥,使之與石灰漿混合均勻;也可用漂白粉6-10kg化水后全池潑灑以殺滅野雜魚及病原體。
2、適當肥水:魚苗下塘前4-5天,向池塘注水50-60cm,進水最好要經過篩絹過濾,以防野雜魚及其它敵害生物進入池塘。同時每畝施放腐熟的人畜糞肥100-150kg及適量的化肥作為基肥,培養浮游生物,以便魚苗一下塘即有適口餌料。
3、試水和拉網:在放苗前一天,要進行“試水”,以檢查培育池清塘的藥物和毒性是否消失。同時用密眼網在池塘中拉1-2次,將池中可能存在的少數蛙卵、小雜魚及敵害生物撈出。
三、魚苗放養
由于魴魚水花十分嬌嫩,所以水花的運輸及放苗操作都應細心。若是外購水花,應先將裝水花的尼龍袋放入池塘水中浸泡20-30分鐘,待袋內水外水溫基本一致時方可放苗。放養密度一般為每畝10-15萬尾,每口池塘應放養同一批的魚苗。放苗時間一般選擇在晴天上午,若遇到有風的天氣,應在池塘上風處放苗。
四、飼養管理
1、投餌施肥:魚苗下塘后即開始潑灑豆漿。先將黃豆浸泡水中5-6小時,然后用磨漿機把1千克的干黃豆磨成15-20kg的豆漿,磨好的豆漿要及時潑灑。每畝水面每天用干黃豆2-3公斤,分上午下午兩次潑灑。要沿塘邊四周均勻地、呈霧狀地將豆漿潑在水中,同時根據池塘水質每3-5天追施一次發酵的人畜糞。在培育后期,當魴魚苗規格達2cm時,逐漸減少豆漿投喂量,而要增加精飼料(如次粉、細糠等)的投喂,一般每天投精料二次,每畝用量1-1.5公斤,以保證魚苗有足夠的營養需求,促其快速生長,增強體質。然而,無論是投餌還是施肥,都要根據天氣情況靈活增減,即遇到陰雨天或悶熱天氣時,應適當減少投喂量。
2、調節水質:魚苗剛下塘時的水位控制在50-60cm,隨著魚苗的生長,不斷提高水位,一般每3-5天注水一次,注水量主要根據水質肥度而定,即水瘦時多施肥,少注水,若水較肥應多注水,逐漸把水位加到最高,并始終保持池水中等肥度,透明度達25-30cm左右,確保水質“肥、活、爽”。
3、加強防病:堅持每天早晚二次巡塘,詳細觀察魚苗活動及水質變化情況,避免浮頭缺氧的發生,要通過控制施肥投餌量、水質調節等辦法,防止因天氣突變或施肥過量而使水質惡化,要預防氣泡病、跑馬病等常見病害的發生。在培育后期若水質老化,除及時注水外,還可潑灑生石灰以改良水質。此外,在每天巡塘時若發現水面上有蛙卵、水蛇等敵害生物及異物要及時進行清除。
五、拉網鍛煉
魴魚苗經25-30天的培育,一般可達到3cm規格,這時應及時出塘。因魴魚夏花善跳躍,情急躁,且易貼網,出塘操作稍有不慎,往往造成損傷,影響出塘成活率。所以,除了在培育后期注意投足餌料,增強魴魚夏花體質外,在出塘前還要進行必不可少的拉網鍛煉。拉網鍛煉應在晴天上午進行,每天或隔天鍛煉一次,第一次拉網時將魚苗稍微密集后即放回原地,或用稀網目的成魚網在塘中來回拉二次。第二次以后的拉網鍛煉,可把魴夏花圍在拉網中密集,也可以移入長網箱中密集,密集時間的長短視魚體忍受力而定,但拉網操作要十分小心,盡量不使魚貼網、離水。這樣經過3-4次的拉網鍛煉,增強了魚苗抗缺氧、耐密集的能力,若是長途運輸,最好還要把夏花移入清水的網箱中“吊箱”3-5小時,以排出糞便和過多的粘液,提高出塘運輸的成活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