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病原] 餅形碘泡蟲.孢子呈橢圓形,內有2個卵形極囊和1個明顯的嗜碘泡。
[病狀與診斷] 病魚體黑,腹部稍顯膨大.若大量侵入草魚脊椎時,可見魚體彎曲癥狀.用剪刀剪開腹部,明顯可見嚴重病魚的前腸粗大.部開腸道,腸壁有大量孢囊存在,使腸壁糜爛呈白色。
[流行與危害] 此病全國各地養魚地區均有發生,但以兩廣養魚地區最為嚴重.每年4月-8月為此病流行季節.主要危害草魚幼魚,從魚苗至夏花魚種階段,往往引起短期內暴發,死亡率可高達90%以上。
[預防與治療] 預防:
(1)徹底清塘,殺死池底孢子,預防此病發生.
(2)依據此蟲只寄生在5厘米以下的草魚種腸道內的特點,在疫區內,采用稀養速長的措施,抵抗病原的侵襲.
治療:
(1)鹽酸左旋咪唑.內服,每萬尾魚種,視魚體大小,用10克-20克,將藥均勻拌入飼料內,制成適口顆粒飼料投喂,每天給藥1次-2次,連用3天-5天.
(2)檳榔.每萬尾(5厘米以下)魚種,視魚體大小,用100克-200克.先將檳榔加水煎成濃汁,然后將藥汁拌入精飼料內,制成適口顆粒飼料投喂,每天給藥1次-2次,連用3天-5天.
(3)晶體敵百蟲.以0.3毫克/升的水體終濃度向全池潑灑。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