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魚卵粘連不易分離的問題,是在人工孵化中常常碰到的一個難題。筆者在實踐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使鯉、鯽魚卵脫粘:
(一)泥漿脫粘法 先用黃泥土和成稀泥漿水,然后將受精卵緩慢倒入泥漿水中,攪動泥漿水,使魚卵均勻地分布在泥漿水中。經3~5分鐘的攪拌脫粘后,移入風箱中洗去泥漿,即可放入孵化器中孵化。
(二)滑石粉脫粘法 其方法為,將100克滑石粉即硅酸鎂再加20~25克的食鹽放入10升水中,攪拌成混合懸浮液。然后一面向懸浮液中慢慢倒入1.0~1.5公斤受精卵,一面用羽毛緩慢地攪動。半小時后,魚卵用清水洗1次,即可放入孵化器中進行孵化。
(三)尿素脫粘法 脫粘時將魚卵先加入相當卵的1.5倍一號脫粘液(其配法為每升水中加入尿素3克和食鹽4克)中,用羽毛攪動1.5~2.0小時后,去掉脫粘液再加入相當于受精卵10倍的二號脫粘液(其配法為每升水中加8.5克尿素),每相隔15分鐘攪拌1次,經2~3小時即可用清水洗1次魚卵,然后再進行孵化。但此法脫粘時間過長。
(四)食鹽脫粘法 將受精卵放入相當卵體積3~5倍的0.6%食鹽水中,經0.5~1.0小時的攪動后即可脫粘。
(五)清水機械脫粘法 其脫粘操作步驟:將500克的受精卵先加入100~150毫升水,用人工或機械帶動羽毛,仔細地攪動1分鐘后,再加入0.5升水,并迅速攪拌2~3分鐘,然后加入1.0~1.5升水,繼續攪動25~30分鐘,即可將粘性脫去。用此法脫粘可以避免脫粘劑顆粒對卵膜的損傷,從而可減少水霉菌的感染,是目前較好的一種粘性卵脫粘法。
鯉、鯽魚受精卵的比重要比草魚、鰱魚的大,而且在脫粘的操作過程中,卵膜受到脫粘劑懸浮顆粒的損傷,鯉、鯽魚卵歷來都是在靜水中孵化的,因此,經不起大水流的沖擊,所以在保證不缺氧的前提下,要盡量減少流水孵化器的水流,以防對魚卵和仔魚的危害。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