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 改善池塘環境
過去的魚種池一般都偏小偏淺,使魚種經常發生浮頭現象,特別是后期幾乎天天浮頭。這樣不僅抑制魚種生長,而且影響水質。因此,要改善池塘環境,使其水深達到2-3米,面積增至3000-5000平方米,同時配備增氧機(每667平方米0.5千瓦)。在此條件下,只要排灌水方便,投餌施肥跟上,夏花草魚下池1個月即可達10厘米,比一般淺水池塘增長3厘米左右。后期促進生長可增重保膘,因此比淺水池的魚種成活率和產量都有顯著的提高。
二、 適時提早放養
采用溫室人工繁殖早繁苗如放養過早,魚苗遇低溫易凍死,故應將水溫穩定在15℃以上方可放苗,配養魚在達到出池規格的前提下應適當晚下池,以進一步擴大主養魚的規格和加強其爭餌能力。特別是鰱魚苗與草魚苗在精飼料的食餌競爭中矛盾最大,故一般比早繁殖的夏花草魚晚下池40-45天。每667平方米培育池總產魚種500千克以上的放養密度:夏花草魚3000-3500尾、團頭魴800-1000尾、鯉鯽魚1000-1500尾、鰱鳙魚1500-2000尾。
三、 培育天然餌料
清池后,每667平方米施放有機肥400-500千克。用毛竹將水面隔成十字形,然后每667平方米放入浮萍種15-25千克。5月后每隔2天施有機肥35-40千克,或用1千克碳酸氫銨加500克過磷酸鈣稀釋后全池潑灑,以加速浮萍的繁殖,培育適口天然餌料。
四、 注重投餌沖水
夏花草魚下池后不必控制吃食量,應做到吃完就投,要求在配養魚下池前草魚達10厘米以上,且規格均勻。夏花草魚下池時主要以枝角類和浮萍為食,在浮萍吃完前2-3天,讓魚種轉食切細的嫩旱草或輪葉黑藻,特別要注意高溫、悶熱、有雷陣雨時,魚種極易浮頭,食欲減退,要適當控制投餌。高溫季節一過,水溫降至30℃以下最適水溫范圍時,應抓緊時間喂足喂勻餌料,以保證后期繼續快速生長。一般全年每667平方米精料投喂量在800~1000千克,青飼料的投喂量為1500-2000千克。
草魚喜清新水質,一齡草魚種以食草為主,因而糞便多,水質易肥,故必須經常沖水。夏花草魚下池后20天內,每隔2天應補注一次新水,每次10厘米深;20天后除經常補充新水外,還應排放掉部分老水,水質的透明度可維持在35厘米左右,以促進草魚的食欲,9月下旬以后逐漸減少沖水次數。
五、 加強魚病防治
夏花草魚下池前用3%-4%的食鹽水浸洗15-20分鐘,殺滅魚體表或鰓部的病原體。草魚長到10厘米左右時,注射草魚出血病滅活疫苗,以防草魚出血病。7月底和8月初各用(20-30)×10-6生石灰液全池潑灑一次,防治細菌性爛鰓病等;8月中旬和9月中旬各用晶體敵百蟲0.5×10-6和流酸亞鐵0.2×10-6全池潑灑一次,防治腸炎病等。與此同時,用呋喃酮藥餌投喂2個療程(每個療程3-4天,1千克餌料中含藥1-1.5克,制成顆粒投喂)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