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養殖采用流水方式。魚池為水泥池或底鋪石礫的土池,面積10~30m2或1000m2以上均可,但以100~150m2為宜;池形可為圓形、八角形、方形均可。其位置選在河道邊或水庫下有自流水的地方較為理想。池底略呈鍋底狀,中心部位有排水系統,一般池水深0.9~1.5m,中心深度比邊緣深度大20~30cm,以利活物排出。入水口能進行流速、流向調節。
流水養殖,水源采用清凈河水或地下水。養成期間水溫應控制在15℃~25℃之間,高于25℃或低于15℃都會影響生長,最好在22~24℃之間。流速隨魚體增大逐步提高,一般在21~24cm/s,日水交換率10次左右。
自然水溫養殖應在5~6月放養,放苗時需經3%鹽水消毒。苗種尾重3g克以下的浸浴2小時,3g以上浸浴5小時。放養密度70~130尾/m2或80尾/m3,高密度則達300~450尾/m2,但需配備贈氧機。
放苗后即馴化投喂,每天5~6次.,全池撤料,量不要多,以魚都能吃到為準,1周左右馴化成功后,將投餌場固定在進水口附近。色體重5g時,日投餌2~3次,以后增加到3~5次。投餌量一般當魚體重5g以下時,按魚體重的5%投餌,當魚體重10~30g時,按魚體重的4%投餌,當魚體重50g以上時,按魚體量的2.5~3%投餌。
養殖過程每月測量水溫3次,溫度超過28℃或陰雨天時減少投餌量,水溫高于29℃時應補注井水降溫。定期測定pH值、溶氧、氨氮,利用投餌機會觀察生長和攝食情況,每周使用呋喃西林(0.5×10-6)、新諾明(1×1-6)等抗茵藥物2~3次,經常用漂白粉掛袋消毒。為了抑制香魚性腺發育、使之延長生長期,7月下旬以后,每天增加熒光燈照明,使日照和燈照時數逐步達到16小時以上。燈光的照度水面達到50Lx,水底達10Lx人工養殖的香魚畸形較多(尾彎曲),通過擴大魚池面積,通過擴大魚池面積,經常改變水流方向可降低畸形率。
香魚也可靜水或網箱養殖,但產量較低,由于缺少流水刺激活動,脂肪積累較多,不適合出口。香魚也可用海水養殖,但夏季水溫不超過24℃的海區難找到,海水溫度超過24℃會造成成魚大量死亡。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