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南方大口鯰在秧苗返青后,每畝可放規(guī)模10cm的大口鯰魚種50尾,搭配其它家魚200尾,按常規(guī)的稻田養(yǎng)殖方法管理,每畝可獲大口鯰成魚30kg以上,其它成魚100-150kg。
1.飼料投喂:大口鯰的飼料有蚯蚓、動物內臟等,其吃食主要在清晨和夜晚進行。一般日投餌兩次,即清晨6:00左右一次,下午5:00再投一次。
2.魚病防治:如發(fā)現病情,將全部魚種集中,用20mg/kg高錳酸鉀溶液浸洗15分鐘,將魚散開后換新水,第2-4天用滅蟲靈1mg/kg全池潑灑,連用三天,注意換水。
二、鱖魚(又名桂花魚)
1.放養(yǎng)規(guī)模及密度:一般每畝稻田放養(yǎng)規(guī)模3-5cm的鱖魚800-1000尾,中途須捕大留小。
2.飼料投喂:每畝可放養(yǎng)水花50萬尾,每3-5天捕出一批放入鱖魚池作為餌料,另外也可培育收集鯽魚等野雜魚作為鱖魚的食料魚。
3.管理和防。阂话忝績尚瞧趽Q水一次,同時在水質變濃時沖水,夏季要使用小型增氧機。鱖魚病以寄生蟲病為主,可用0.7mg/kg的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5:2潑灑,效果較好。
三、河蟹
1.蟹種放養(yǎng)前,要對養(yǎng)蟹溝、田間溝與暫養(yǎng)池沏底清池消毒,等毒性消失后,施足基肥,培肥水質,通常每畝稻田可放規(guī)格為200-300只/kg的蟹種2.5-3kg。夏花魚種1000尾,經過8-10個月的精心飼養(yǎng),年底每畝可產商品蟹10kg以上,魚30kg以上。
2.4-5月份每畝稻田可投放200-400kg田螺讓其自然增殖,作為河蟹的優(yōu)質動物性餌料,還可放一部分抱卵蝦、懷卵的鯽魚等,讓其繁苗供作河蟹的餌料。
3.要堅持專人值班,早晚各巡回一次,一查水質情況,二查河蟹吃食情況,三查防逃設施完好程度,四查病敵害侵襲。河蟹的病害主要有甲殼病、腸胃炎以及寄生蟲引起的蟹病等,每畝養(yǎng)蟹溝或暫養(yǎng)池用10-15kg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潑灑,既起到消毒防病的作用,又能補充河蟹生長所需的鈣質,同時要嚴防敵害生物進入,發(fā)現敵害要及時消除。
四、稻田青蝦
1.田間工程建設:在稻田養(yǎng)魚工程的基礎上,加寬一段環(huán)形溝,挖成寬8-10m、深1.5m以上暫養(yǎng)池。養(yǎng)蝦溝、暫養(yǎng)池占稻田總面積的15-20%。進排水口要用密眼網封好,嚴防進水時把敵害生物帶入。
2.蝦苗放養(yǎng):蝦苗放養(yǎng)通常在6月下旬-7月上旬進行,放養(yǎng)的蝦苗規(guī)模要求1.5cm以上,每畝蝦苗放養(yǎng)量為1.5-2萬尾;一般選擇晴天早晨進行,沿蝦溝四周多點投放。為充分利用蝦溝水域空間,還可適當投放一部分鰱鳙魚夏花。
3.飼料投喂:根據青蝦不同生長發(fā)育階段對營養(yǎng)的要求,搞好餌料的組合。首先應通過施足基肥,適時追肥,培養(yǎng)大批枝角類、橈足類以及底層生物,同時在5、6月份要放一部分田螺,每畝稻田100-200kg,移栽足夠的水草,為青蝦生長發(fā)育提供豐富的天然餌料。在人工餌料的投喂上,可按動物性餌料占40%、植物性餌料占60%來配比,也可投喂粗蛋白含量在30%以上的配合餌料,應以粉料投喂為主。7、8、9月份可多喂一些植物性餌料,10月份開始又應多投喂一些動物性餌料,特別是可多投喂一些軋碎的田螺及動物內臟。
4.日常管理:一是要建立巡田時間,堅持每天早晚各巡查一次,一查餌料投喂及青蝦吃食活動情況;二查蝦溝內水質變化情況;三查病敵侵襲情況。二是要做好病敵害的消除預防。三是要正確使用農藥、魚藥,青蝦對二二三乳劑、甲胺磷、呋喃丹、敵殺死等藥物特別敏感,應禁止使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