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親魚的收集和培育
親魚應選擇體形豐滿、健壯無傷、體色鮮艷、年齡二齡以上,體重100克-200克,體長20厘米-30厘米的鯰魚。親魚收集后,先要進行短期親魚培育,投喂高蛋白營養豐富的餌料。目前,在廣東等地,采用膨化配合飼料培育親魚,已取得了良好效果。另外,在親魚催產前1月-2月,每天要盡可能地對親魚進行流水刺激。
2、人工催產
選擇發育良好親魚,采用腦垂體+HCG混合催產劑,其催產效果最為顯著。劑量一般根據催產季節親魚的大小、發情情況靈活掌握。
3、人工孵化
親魚產卵后,將魚卵移至孵化箱或水泥池孵化,池水深保持在30厘米-40厘米左右,水溫高時水深增加。注意水質要保持清新,深氧要充足,水溫應保持在26℃-30℃。仔魚出膜后,留在孵化池中50小時-60小時,等其能活潑游泳后,再放到魚苗培育池上飼養。
4、魚種培育
(一)魚苗培育
1、育苗池條件
育苗池可用水泥池或者池塘。水泥池面積以10平方米-20平方米為宜,池高50厘米,保持水位20厘米左右,池上要蓋遮蔭棚或入入水浮蓮。魚苗入池前,應排干池水,用30ppm嘗試的福爾馬林溶液或十成妢之一的漂白粉全池潑灑、消毒。魚苗孵出后第2天,再放入育苗池,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3000尾-4000尾。
2、飼養管理
魚苗下池后第2天,當魚苗出現間歇游動后開始投餌。餌料可選用熟蛋黃、水蚤以及塘虱魚苗料,第天投3次,投餌量為魚體重的10%左右。7天后可全部采用塘虱魚苗料,每天投喂2次。每天應做好排污工作,保持水質清新,并在池中放一些膠管、石塊供魚休息。
(二)魚種培育
經過魚苗培育階段之后,魚苗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仍然很差,不適宜放進大池塘飼養,否則成活率軟低。所以魚苗仍需放進0.5畝-1畝,水深0.3米-1米左右的魚種池培育。放苗前池水應排干,清淤曝曬,然后用生石灰或漂白粉進行消毒。魚種的放養密度:體長1.5厘米-2厘米時,每畝放養3萬尾-5萬尾;體長2.5厘米-3厘米時放養2萬尾-3萬尾。放養后,池中應設遮蔭棚或種水葫蘆。餌料主要投喂枝角類、橈足類、輪蟲和人工配合飼料,早晚各投喂1次。投飼20天-25天之后,魚苗長至5厘米-10厘米,再轉入大池進行飼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