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水霉病 水霉病俗稱白毛病、膚霉病。水霉菌最初寄生時,一般看不出病魚有何異常,當看到病癥時,菌絲體已侵入魚體傷口,向外生長,或因寄生蟲、細菌等感染造成原發病灶時,霉菌的動孢子便從魚體傷口侵入,吸取皮膚里的養料,在受傷病灶處迅速繁殖、蔓延、擴展、長成棉毛狀的菌絲。菌絲與傷口的細胞組織纏結粘附,使皮膚發生潰爛、組織壞死,同時隨著病灶面積的擴大,魚體負擔過重,游動失常、食欲減退、魚體消瘦,最終病弱死亡。
此病一般發生在20℃以下低水溫季節,以早春、晚冬最為流行。全國各地均有發生。水霉菌對寄生無嚴格的選擇性,各養殖魚類從魚卵到成魚均能被感染。密養的越冬池,春季塘水清瘦或處于饑餓狀的魚最易患水霉病。
防治方法:魚類入池操作過程中要盡量仔細,勿使魚體受傷。入池前用3%-5%的食鹽溶液浸泡魚種。避免在水溫15℃以下處理養殖魚類,以免魚體凍傷或擦傷。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