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病原] 屬霉菌類的鰓霉。
[病狀與診斷] 病魚不攝食,游動遲緩,鰓部呈充血和出血狀。由于菌絲體產生的孢子入水中與魚體接觸,附著在鰓上,發育成菌絲。菌絲向組織里不斷生長,分枝,似蚯吲狀貫穿組織,并沿著鰓絲血管分枝或穿入軟骨,破壞組織,堵塞微血管,使血液流動滯塞。鰓絲呈壞疽性崩解,壞死部位腐爛脫落處明顯可見缺陷。
[流行與危害] 此病在長江和西江流域各養魚地區均有發生,成以兩廣地區最為嚴重,每年5月-10月的夏秋季節為此病流行季節,尤以5月-7月為甚。據多年積累的資料表明,此病的流行與池水的惡化密切相關,特別是有機質含量較高,水質骯臟的池塘,更易發生此病。
[預防與治療] 預防:
(1)徹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質清潔,防止水質惡化,可防止此病發生。
(2)培肥水質需施放漚熟的肥,不宜施生肥。
治療:
(1)在發病池內加注清水,改善水質。
(2)生石灰。以20毫克/升-30毫克/升的水體終濃度向全池潑灑,可降低池水中有機質含量,使水質轉化并能消毒。
(3)漂白粉。以1毫克/升的水體終濃度向全池潑灑。
(4)復消凈。以0.3毫克/升-0.4毫克/升的水體終濃度向全池潑灑。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