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神仙魚,原生活于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平靜的小河里,是一種比較高貴的熱帶觀賞性魚類。體扁而高,背鰭、臀鰭很長,上下幾乎對稱,舒展時狀如揚帆于大海的船帆,故又名小鰭帆魚。腹鰭柔軟而延長似兩根美麗的飄帶,別具風韻。神仙魚的繁比較困難,筆者根據實踐經驗,談以下體會:
一、親魚培育
神仙魚親魚的培養應在大的水族箱中進行,至少為長80cm,寬60cm,高80cm的玻璃缸,并且有闊葉的水生植物,如黃冠、慈姑、神仙草等大型水草為好,并且要求PH為6.5-7.4的軟水,水溫保持在26-28℃才能發育良好。神仙魚對餌料的要求較高,最好用魚蟲、孑孓、水蚯蚓等,盡量不用干飼料,因為干飼料不利于神仙魚性腺的發育,降低產卵率。
神仙魚雌雄不易區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區分:神仙魚有從小擇偶的習慣,每對魚中一般雄魚的額部稍微凹陷,而雄魚的額部則較平直;在生殖季節,雄魚的輸精管和雌魚的輸卵管均要伸出體外,但輸卵管是垂直于魚體,而輸精管是垂直于水平面。當然從魚的腹部也可以區分雌雄。
二、人工繁殖
1、親魚經過6-8個月的精心飼養,都達到性成熟。性成熟后,要經常觀察親魚的活動情況,如發現雌雄魚活動較為遲緩,相互接近,肛門外生殖乳突發明顯,不認讓其他魚接近并且頻繁出現啄缸壁現象時,便是產卵繁殖的前兆。到這時,應及時將親魚撈出放入事先準備好的產卵箱,注意產卵水溫要高出養魚箱1-3℃。在箱內放置1塊毛玻璃或綠色塑料板,與缸成45度左右。臨產前,親魚會用嘴清掃產卵板上的臟物,然后雌魚沿豎向產1排卵子,雄魚立即尾隨雌魚給這排卵受精,如此反復,直到產完為止。每次產卵約200~400粒。
2、產完后,應立即將卵取出放入同溫的3%的食鹽水中浸泡15~20分鐘,以防止孵化過程中被水霉感染,浸泡完后將卵帶水一齊輕放入孵化缸中孵化。魚卵放在水下10cm左右,離卵2~3cm處放一沖氧泵,替代親魚劃水的作用。29.5℃為最佳孵化溫度,大約48小時孵化出膜,剛孵化出的仔魚不能游泳,靠吸收卵黃囊繼續發育,仍需在附著物上停留大約1周左右。在卵黃囊吸收完前投放少量草履蟲,3天后改投輪蟲,1周后就可以投喂小型水蚤,或剪碎的蚯蚓。神仙魚幼魚生長很快,滿1月齡便可以吃成魚同樣的餌料。
三、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孵化用水必須用放置了10天以上的老水。
2、孵化時如果發現有白卵要及時撈出,否則會使水質惡化。
3、孵化過程中使水溫保持在29.5℃,并且要密切注意不要使水溫變化超過0.5℃。
4、沖氧泵的水量要逐漸減少,以免將卵或仔魚沖離產卵板而造成損傷。
5、投喂草履蟲的時間要掌握得當,過早會因仔魚嫩小而受侵襲,過晚魚因饑餓而致死。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