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鱘魚池塘養殖能否取得好的經濟效益,種苗培育階段是關鍵。現將規模化池塘養殖鱘魚技術介紹如下:
種苗培育
1、苗種獲得 從黑龍江購進受精卵,自行人工孵化。受精卵卵徑約2毫米,沉性卵,在水溫保持在19·5℃—20·6℃之間,約經80—120小時,便可全部孵化出仔魚。孵化率為80%。在整個過程中,孵化器 內仔魚出膜有一定時間差,因而在第一條仔魚出膜那一刻,便專人收集剛孵出的帶有卵黃囊的魚仔到孵化盤分批培育。
2、幼苗的培育主要分三個階段進行
階段一:剛孵出來的仔魚放在孵化環盤內采用微流水培育。放養密度為6000尾/平方米,此階段魚苗無攝食行為,其間要保證充足的溶氧,日常操作要格外小心,過4—5天,待 魚苗卵黃囊吸收2/3以后,可投喂餌料。由于屬馴化階段,往往出現幼苗大量死亡的情況。針對這種常見現象,筆者配制出S1、S2、S3號粉末狀飼料,(粗蛋白含量≥45%),結合豐年蟲、水蚤投喂(不用紅蟲),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半個月達到45%的轉餌率,此時魚苗已長至3厘米左右,可完全用飼料S3投喂。
階段二:3厘米以上魚苗要轉移至培育池培育,此階段培育池設計為3米×1米×0·5米,池的四周光滑,設有進、排水口,池頂進水,排水孔通過垂溢排管排水,池上部要蓋頂,以防日光直射、暴雨等危害魚苗。
投餌量按魚體重的25%—45%投喂,依照少量、多次原則,日投喂8次,每次投餌前先去污、停氣、停水。
階段三:當魚苗長至10厘米以上時,移至6米×4米×1米規格池培育。移入池之前,水泥池先用20ppm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刷洗干凈,搬移魚苗時用10ppm痢特靈浸洗魚體3—4分鐘,然后下池,當魚種長至 25厘米以上,50—100克重時,鱘魚種培育階段算成功了,此時可放心下大塘養殖。
池塘養殖
2000年11月,筆者在廣東鶴山利用80畝池塘,用澗水養殖雜交鱘(史氏鱘×達氏鰉)。經過180天飼養,平均畝產達831·25公斤,取得比較好的經濟效益。現將1號塘養殖過程要點總結如下:
1、池塘及水質 池塘規格為4畝,塘底為沙質,每口塘設有獨立進排水口及固定投餌點,投餌點底部為水泥混凝土底,并抹光滑,面積以6—8平方米為宜,上面設有遮蔭網。每口塘配備有2臺0·9千瓦(EORO— 2型)意大利式增氧機。水源為自流山澗水,周年水溫在18℃—24℃,且水量充沛、水質清新、無污染。
2、放養 放養前每口塘用石灰徹底消毒,經試水安全后才投放鱘魚種,放養密度為700尾/畝,放養的當日要用30‰食鹽溶液泡魚體消毒。
3、管理 鱘魚個體下塘已長至25厘米以上,可以攝食沉水性配合飼料(粗蛋白含量≥35%),投喂前先用毛刷涮干凈食臺地板。在投喂過程中,要定期在飼料中添加0·5%大蒜素和土霉素(50公斤餌料拌100 克),投餌率為:魚體重50—200克,投餌率為10%—4%;魚體重200—1000克,投餌率為4%—2·5%;1000克以上為2·5%—1%,以20分鐘內吃完為宜。
鱘魚對溶氧要求比較高,對急劇溫差變化適應性較差。在日常管理,要確保水中溶氧高于5ppm,水質要清爽。遇到暴風雨,溫差驟變,氣壓降低,要多加巡塘、觀察,并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在池塘養殖鱘魚過程中,要每隔30天,用網捕撈一次,把那些瘦弱的鱘魚選出來,專池專料培育復壯,之后再下塘養殖,這是保證鱘魚池塘養殖高產的重要技術措施。
經過專池培育,瘦弱的鱘魚可達到70%開口食料并復壯。
養殖結果
在整個養殖過程中,共投喂顆粒飼料8722公斤,合計飼料系數為1·4。經抽樣檢查,池塘養殖雜交鱘,最快月增重0·4公斤,平均月增重0·2公斤。最終效益分析如下:1號塘投入成本共計91205元,其中 魚種50400元,飼料21805元,其它費用20000元,產值合計152950元,利潤61745元,畝利潤15436元。
養殖心得
1、鱘魚對疾病有較強的抵抗力,多數鱘魚死因都是缺氧或閉口、身體消瘦而死的,在養殖管理過程中,每隔半個月用生石灰(每畝用10公斤)全塘潑灑,個別病魚用3%鹽水浸泡10—15分鐘,在飼料中定期添加促 進生長和提高抗病力的營養劑,可有效預防魚病發生。
2、在魚種培育階段,發現有氣泡病、畸型彎體病。氣泡病主要是孵化受精卵時取到氧氣過飽和的深層地下水而引發。畸型彎體病則是魚苗剛出膜時遇到水溫驟變而形成。在廣東地區為保持孵化循環用水在19—23℃之 間,經常要補充冰塊。
3、鱘魚最適生長溫度在19—23℃之間,在養殖場選擇水源最好是山澗水或地下次表層沙濾水。
4、在池塘養殖商品鱘魚過程中,群體中經常有2%—10%的鱘魚因水體、餌料等原因而閉口、消瘦以至死亡,因而在養殖過程管理中,要每隔一段時間,揀那些瘦弱魚放在水泥池專料培育,誘其開口攝食,這是規模化池塘養殖鱘魚的重要環節。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