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香魚苗孵出后即以經過沉淀沙濾,用300目篩絹過濾的海水或人工海水使仔魚池水鹽度逐步提高到12~20‰,培育80天后,再逐步過度到淡水中繼續培育,如此可以使成活率提高到50%左右。
培育地面積可大可小,一般為30~100m2,水深1.2~1.5m,微流水。密度以1萬尾/m3為宜,育苗池水充氣,前期要小而均勻,以后逐漸加大充氣量。吸污換水,前20天,每4天一次,每次換水0.4—0.5m,以后逐漸加大換水量,到大量攝食橈足類時,每天吸污換水,每次換0.4~0.6。育苗期間水質pH7.8~8.25,溶氧(DO)5mL/L,NH4N<0.3×10-6,鹽度控制11~14‰,水溫18~22℃,待苗出池時鹽度逐漸陳到淡水,水溫降到與自然水溫相同。仔魚孵出后3日齡開口攝食,投喂輪蟲,每天每尾400~1500個,分2~3次以噴壺灑勾。
輪蟲在投喂前用高濃度小球藻液強化培養6小時以上。23~30日齡投喂輪蟲和橈足類,33日齡后全部投喂橈足類,日投餌量視池中賤餌量,攝食活動情況及水質狀態而定。頭20~50天可補喂雞蛋黃,每30尾1個蛋黃,磨碎過濾后灑勻。60天后每天增喂一次鹵蟲幼體,每尾60個。
為使盡早攝食配合飼料,可于開食2周后在動物餌料中適當混入以魚粉為主要成份的配合調料進行馴化。80天后進行淡化、篩選、轉入。以投喂人工配合飼料為主的培育階段,飼料粗蛋白含量在47%以上,經半年飼養尾重達5g以上用于養成,不同餌料對香魚育苗、生長、成活有不同的影響。開口餌料分別用輪蟲、雞蛋黃、對蝦無節幼體(BP)、豐年蟲片、輪蟲+雞蛋黃、輪蟲+BP、輪蟲+豐年蟲片;試養14天,每4~8小時投餌一次;稚魚餌料分別用鹵蟲幼體,枝角類+橈足類、豐年蟲片、雞蛋黃+蟶子肉,試養15天,每天投喂2次。定時記水溫、光照、pH、NH4-N。
試驗結果,初孵出仔魚開口啟,只要餌料顆粗大小適合初孵仔魚的口徑,無論什么餌料都能攝食。從初孵仔魚鏡檢看,前期其胃充塞度差異明顯,各種餌料均有攝食,后期沒有投喂輪蟲的,其胃充塞度不如有投喂輪蟲的好,死亡率明顯高于投喂輪蟲的;只投喂雞蛋黃、BP、豐年蟲扯的存活率分別為41.2%、85.0%、80.0%、91.9%。當雞蛋黃、BP等餌料隨顆粒增大沉降加快,仔魚往往食不到,容易造成饑餓,是死亡率高的可能原因,全長3~4cm的稚魚期香魚攝食十分旺盛,不論什么餌料,只要適口都能攝食,包括鹵蟲卵殼和氣泡都吞下,投餌后10~30分鐘腸胃中基本都充滿食物。攝食4種不同餌料其增長依次為:枝角類十橈足類>雞蛋黃十蟶子肉>豐年蟲片>鹵蟲幼體。
香魚育苗用鹵蟲幼體餌料投喂,營養不全,影響香魚的變態和成活率,且分離鹵蟲幼體及其殼不干凈,會影響稚魚的攝食和成活率,所以育苗中后期全部用鹵蟲卵是不可取的。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