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利用冬閑田培育草魚種,由于水淺,受外界氣溫影響大,使魚極易患病,防治不及時,直接影響成活率,因此,應注意病害防治。
一、赤皮病
病歷與癥狀:冬末春初水溫低,捕撈等機械原因,造成魚體表受傷有利于熒光極毛桿菌入侵后潛伏,當氣溫回升時,迅速發展成急性流行病,引起大量死亡,表現在病魚體表兩側局部或大部分充血發炎,鱗片脫落,呈不規則的塊狀紅斑,魚鰭基部充血,鰭條開裂,魚的上下頜和鰓蓋部分充血。
防治:應在投放魚種前,每畝養魚田塊撒生石灰20-25公斤進行消毒,魚種下田前用5%的食鹽水浸洗3-5分鐘,下田后定期用1ppm濃厚度的漂白粉全池潑灑,防治效果極佳。
二、水霉病
病歷與癥狀:機械損傷、凍傷的魚種,在冬季最易發生水霉菌一類真菌附生,叢生出灰白色棉絮狀的菌絲,引起陸續死亡。
防治:魚種投放前用20ppm高錳酸鉀溶液浸洗魚種,預防效果很好,發病后,用0.04ppm的小蘇打加0.04ppm的食鹽混合后,全田潑灑或浸洗,治療效果理想。
三、魚虱病
病因與癥狀:主要是冬季魚種最喜歡集群,魚虱病極易流行,肉眼可見扁圓形的蟲體在魚體上爬行,或叮咬,使魚體瘦弱,體質不佳,影響生長。
防治:要定期用90%的晶體敵百蟲0.2-0.5ppm濃度潑灑,可全部殺死。
四、口絲蟲病
病因與癥狀:主要在面積小、水質臟的冬閑田,溫度8℃-11℃時最易流行發病,由口絲蟲寄生而引起的病魚食欲不佳,靠田邊緩慢游動,魚體發黑,皮膚上形成一層藍灰色的粘液,能在短期內迅速感染,引起大批死亡。
防治:除搞好田間和魚種消毒外,對已發病的魚,可用0.8ppm的硫酸銅全田潑灑進行防治,或每畝水深0.5米的魚田,用硫酸銅120克、硫酸亞鐵50克分別溶解后混勻,再加水,選擇在晴天9時或下午4時左右進行全田潑灑,兩天后可見效。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