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黑鯛,又名黑加吉(山東)、烏格(福建)、黑立(廣東),是具有養殖潛力,經濟價值較高的海洋魚類。黑鯛適應性強、食性廣,適于集約化養殖;其肉味鮮美,含脂量高,頗受沿海某些地區消費者的歡迎,且離水后較長時間不會死亡,是活魚出口的優良品種之一。
一、生活與繁殖習性
黑鯛為暖溫性底層魚類,在我國沿海均有分布,喜棲息于沙泥底質或多巖礁的淺海,不游向外海。適宜水溫10—32℃,最適水溫20—30℃,鹽度10—28‰,能在淡水中短時間生活。
黑鯛食性廣泛,以小雜魚、蝦、貝、多毛類及海藻等為食。在自然海區用尾部挖掘軟體動物及環節動物,然后食之。
黑鯛生長迅速,體長1齡魚為12.1厘米,2齡魚為18.7厘米,3齡魚為22.4厘米。當年孵化的幼魚,在蝦塘中養殖,當年就可長成體長17.5厘米,體重250-300克之間的商品魚。
黑鯛的繁殖季節各地不同,山東為5月份;浙、閩在3月中旬至5月份,盛期在清明前后。黑鯛有性分化現象,體長100毫米左右的幼魚,全部為雄性魚;體長150—250毫米出現典型的雌雄同體的兩性階段;到250—300毫米性分化結束,大部分轉為雌魚。選擇親魚時,要注意大小個體搭配,即雌雄搭配。
黑鯛的懷卵量約150萬粒,分批成熟,分批排卵,每次排卵3—10萬粒,一般在晚上8—10時,連續排卵30天左右。
二、人工繁殖
黑鯛的親魚來源:一是經人工養殖(港養、池塘養或網箱養)移入室內越冬的親魚。親魚培育較好的,可自然產卵、受精。當水溫在14—15℃,鹽度在14‰以上時可自行排卵、受精。二是從自然海區捕獲的親魚,經數天精心喂養,當水溫、鹽度適宜時,卵徑0.5毫米左右,即可進行催產。一般用促黃體生長素釋放激素類似物(每公斤魚體注射150—250微克)及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每公斤魚體注射2000—3000國際單位)。可單獨使用或混合使用。雌魚分3—4次注射,間隔24小時。雄魚可不用注射,如要注射,用量是雌魚的一半。經催產劑注射后可自行排卵、受精。也可采用“干法授精”。
黑鯛卵浮性,卵徑0.75—0.90毫米,油球1個。將受精卵放入網箱孵化,一般采用靜水孵化,其密度以卵在水面浮一層為宜。進行流水或充氣孵化時,其密度可適當增加。
受精卵無色透明,卵徑0.95毫米左右,油球1個,在鹽度24.2‰,水溫19.5—22℃時,經34—36小時孵化出仔魚。初孵仔魚,全長1.96-2.06毫米,身體透明,卵黃囊大;第4天仔魚,全長3.69毫米,身體透明,卵黃囊小,口、肛門已開;第30天稚魚,全長10.02毫米,身體半透明,外形似成魚。第60天幼魚,全長3.0厘米,外形與成魚相同。
三、池塘養殖
黑鯛養殖的池塘底質以沙質、半沙質為好,硬泥底也可以。池水深要求1米以上,最好2米左右。
1、清塘:池塘徹底清淤后,在池底鋪設一些亂石或投放一些廢舊輪胎、水泥魚礁、瓦水筒等,以利黑鯛棲息。人工魚礁設置后,可用藥物清塘消毒,目前采用較多的是漂白粉和生石灰,在放苗前一星期施用。用藥量:生石灰400ppm,漂白粉30ppm。也可干塘潑灑,每畝用量:生石灰150—200千克,漂白粉5—10千克。
2、放養密度:單養,每畝放養5—6厘米魚苗500—1000尾。混養,每畝放苗200—300尾,另外,放羅非魚苗1000尾(200尾/千克),鯔魚苗數十尾。
3、餌料:黑鯛喜食小蝦、藍蛤、尋氏肌蛤,也可投喂小雜魚、多毛類、海藻和部分商品餌料豆餅、糠麩等。同時,可移殖脊尾白蝦、羅非魚入池自然繁殖、繁殖出來的小蝦、小魚作為黑鯛的活餌,也可移殖藍蛤、蛤子、毛蚶等活貝,供黑鯛攝食。
餌料的投喂量,單養塘要根據塘內天然餌料多寡而定,一般為魚體重的3-6%,分上下午定時投喂,投喂豆餅,糠麩等鉺料,應加5%魚粉,加工成配餌。混養塘可利用塘中的小型雜魚和羅非魚魚苗為餌,少投或不投餌。但在羅非魚未繁殖之前,要適當投喂一些餌料。
4、養殖管理:平時要加強管理,經常巡塘。檢查堤閘是否損壞,攔網是否有破漏。觀察池內水色及魚活動情況。每天利用潮汐差更換池水1/3—1/4,小潮期間若發現缺氧浮頭,可機械提水灌注,或打開增氧機增氧,也可用相領兩個塘進行對換池水增氧。發現敵害生物要及時清除。
5、魚病防治:魚種入池前要用漂白粉、硫酸銅合劑消毒、入池后早晚巡塘,發現死魚,及時撈出。定期在食臺四周用漂白粉掛簍及藥餌投喂。發現病魚及時治療,以免感染。
四、收獲
黑鯛在池塘中養殖,生長迅速,7月下旬體長45毫米,體重3克的苗種,養至10月中旬,體長可達175毫米,體重250克左右。一般在當年收獲,當水溫低于10℃左右時收獲。
收獲方法是利用潮汐的漲退在閘門處裝撈、餌料誘捕以及帶水捕捉等。捕上來的魚,符合商品規格的,可活魚直接銷往國外市場,未達到商品規格的可內銷或供給網箱養殖作為大規格魚種。或設專池養殖越冬。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