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大菱鲆是我國近幾年來從英國引進的新的海水養殖品種,它以生長快、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而被譽為貴族魚類,價格一直在高價位上徘徊。大菱鲆屬低溫性魚類,適鹽范圍廣,適合在北方沿海養殖。我站利用塑料大棚內水泥池養殖大菱鲆獲得較好成效,現將該技術介紹如下:
1、大棚情況
大棚總面積1000m2,棚身由鋼筋架構成。棚北面與地面平行,南面和棚頂最內層是白塑料,中間是黑塑料,最外層由草簾遮蓋,然后用繩索固定。大棚上方開有0.5m2的天窗10個,可隨時開關。
大棚內總水體700m2,其中養殖池水體400m3,儲水池300m3。
養殖池規格為5×5×lm,左右各1個。儲水池延伸出總出水管道,可分別流人各養殖池。養殖池的排水口在池中間,四角為圓弧形,底面有一定坡度,有利于除污排水。
備2口海水深水井及抽水水泵。棚外備有300m3沙濾池。
備有充氣設備,一般平均4—5m2一個氣石,共備70個左右。
2、苗種放養
(1)苗種暫養。暫養池也用養殖池,預先消毒清洗處理好4個備用。2000年5月從萊州購回體長約5厘米稚魚12000尾。為了便于管理,節約人力物力,先放人4個養殖池中暫養。暫養密度120尾/m2溫度要控制在16℃一17℃左右,不斷充氣,每天換水6次,每次換水量3/4。投喂大菱鲆專用配合餌料,投餌量約是體重的5%--8%。每天投喂6次。暫養其間要注意每天消除池底殘餌、污物,以便保持水質良好。
,
(2)魚種分養。經過30天左右的暫養后,成活率達90%,魚種長至10-12厘米,活動、攝食能力也逐漸加強,這時把魚種分養在16個池子里。養殖密度為25—30尾/m2。
3、日常管理
(1)餌料使用大菱鲆專用干性配合餌料添加10%的雜魚。當體重不足100g時,每天投喂6次,投喂量為體重的3%-5%,時間安排在4:00、7:00、11:00、15:00、18:00、21:00。當體重大于100git寸,每天投喂4次,投喂量為體重的5%-10%,時間安排在4:00、9:00、15:00、2l:00。體重400g后,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投喂量為10%-15%,投喂時,把餌料均勻地撒人魚群中,待魚群中大多數魚不搶食時,停止投喂。每池投喂時間約為半小時。養殖期間的投餌量要隨水質、水溫、魚的生長情況等因素不斷變化。應注意冬季、夏季水溫不適時大菱鲆生長速度減慢,攝食量減小,也要適當減小投餌量和投餌次數。
(2)水質保持清新。每天換水4次,換水前先清除池底殘餌和污物。每天測量水溫、鹽度、pH值、溶解氧等,并做好記錄。大菱鲆生長的最適鹽度范圍為25‰--35‰,pH值范圍為7.8—8.6,這兩項指標本海區基本上能達到要求。利用充氣設備也可使水中溶解氧達到4mg幾以上。換水時,注意考慮水溫、攝食等情況。
(3)控制水溫。大菱鲆雖然是低溫性魚類,最高致死溫度28℃一30℃,最高生長溫度為21℃一22℃,最低致死溫度7℃一8℃,最適生長溫度14℃一17℃,根據這些溫度指標,我們在生產中結合本車間實際情況,使水溫最低不低于10℃,最高不高于22℃。炎熱的8—9月份,棚頂使用遮陽網,打開大棚透氣天窗,抽取深水井中海水,使水溫不超過22℃。寒冷的冬天時,上午卷起大棚頂部的草簾,接受太陽光照射;傍晚時,再打開草簾保溫。另外采取抽取深水井中海水來緩解水溫偏低,確保水溫達到7℃以上,生產中還注意換水時的水溫溫差不要超過2℃。
(4)疾病防治。養殖過程中,以防為主,在餌料中添加少量的土霉素和維生素等藥物,既可增加魚的抗病能力,又能防止細菌感染和腸道病發生。保持水質清新,投餌量適中,水溫適宜是防止疾病發生的有效措施。在日常觀察中,如果發現病魚,要及時隔離治療。
4、結果
本次養殖試驗從2000年5月購進魚苗到2001年7月起捕成魚,共產魚7000公斤,按市場單價240元訟斤來計算,產值168萬元,扣去購苗款及生產費用等90萬元后,純利潤為78萬元。
5、體會和建議
(1)因大棚內養殖水體有限,幼魚養殖密度還可以,可養殖至成魚時密度過大,影響了其生長速度,建議以后養殖至體重0.5公斤時,再分池1次。
(2)塑料大棚養殖模式,養殖條件不受環境影響,投資少、見效快,建議有條件的漁民多采用此法。
(3)地下海水清潔,無污染,沒有天然病害且冬暖夏涼,建議養殖大菱鲆的漁民多采用海水深水井。
(4)溫度是冬天困擾大菱鲆生長的關鍵因素,建議有條件的車間應加有供暖設備和降溫設備,確保成魚快速生長。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