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加州鱸對疾病的抵抗力極強,所以罹病的比例相當低。至今已知的疾病有以下幾種:
一、針蟲病(錨頭鳋病)
此病僅在少數個體發生,寄生部位大都是在背鰭或廈鰭基部、尾端,患部常有淤血,病魚食欲稍差。治療方法是將病魚捕起,把針蟲拔去后,用10毫克/升高錳酸鉀消毒傷口,或是加速更換新水,以防止其蔓延。
二、水霉病
此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身體有傷口或鱗片脫落時,水溫降低,受水霉菌感染而發病。患病處有棉絮狀白色絨毛,病重食欲不振,終至死亡。預防方法是避免在寒冷時捕撈,或是捕撈時盡量避免魚體受傷或鱗片脫落。
發生此病時可用1毫克/升孔雀石綠溶液消毒。但需注意,消毒時間與水溫成反比,水溫愈高,所需時間愈短,反之,水溫愈低,則所需時間愈長。如水溫為20oC左右,消毒15~20分鐘,每天1次,連續3~4天即可。
在孵化季節,魚卵也易感染水霉病。對魚卵可用6.7毫克/升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洗10~15分鐘,以后每天早晨和傍晚用6.7~10毫克/升孔雀石綠溶液在孵化箱、水泥池水面潑灑1次,直至即將孵出為止。剛孵出的仔魚,對藥物很敏感,故在仔魚出膜前,應盡量把藥物清理干凈。
三、失明癥
主要是病魚的眼膜變白而濁化,無法攝食而最后死亡。發病原因是在捕撈時眼睛受到傷害所致。所以,捕捉時尤需防止眼睛受到傷害。
四、屈骨病
魚體脊椎骨發生異常而彎曲。發生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受精卵孵化時分裂異常所致,尚無治療方法。此種狀態的魚成長頗慢,所以不宜養殖,在養殖時應加以淘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