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水庫養殖投資少、見效快、一般不投餌、不施肥,魚類依靠攝食水中生物為主。水庫養魚應考慮水中餌料種類和數量,使放養魚種的數量和種類與之相適應。
1、放養魚類
水庫中浮游生物數量多,濾食性魚類的餌料較豐富,而濾食魚類中以鰱、鳙生長最快,個體大,苗種來源廣,是主要放養對象。為充分利用其它餌料資源,還可放養食底棲動物為主的雜食性鯉、鯽和草食性(如草魚、鳊、魴等)魚種,但注意不宜多放,更不可作為主體魚進行放養。
2、放養規格質量
水庫養魚規格要大,體質要健壯,這是高產基礎。鰱、鳙魚體長要求11.55~13.22厘米;草魚13.2~14.85厘米;鯉、魴魚6.6~8.25厘米。也可根據各地苗種生產條件、水庫大小,兇猛魚類的危害程度等靈活而定。凡生產條件好,水庫較小,兇猛魚類危害不大的水庫,投放魚種可小些,相反有長度規格要求大,魚種體質也不可忽視。質量好的魚種可提高成活率。
3、搭配比例
為了充分合理利用水庫中各類天然餌料資源,投入水庫中的各類魚數量要有適宜比例。作為主養魚類,鰱、鳙魚應占到各類投放魚種總數的70%~90%(鳙占60%~70%,鰱30%~40%)。其它搭配放養的魚類,如草魚、魴、鳊等草食性魚類,可占投放魚種數量的10%~30%。放養多少,一方面應根據庫中相應的餌料資源,另一方面還要依據它們在庫中自然繁殖的補充群體情況而定。
4、放養密度
根據庫中餌料資源的多少程度而定,一般要使水庫中魚類種群數量與天然餌料之間保持動態平衡。一般粗放粗養型水庫的魚種放養密度可參照其營養類型來確定。富營養型110~160尾/667米2、中營養型80~110尾/667米2、貧營養型50~80尾/667米2。當然合理放養密度,還需視各種魚生長速度、年產量等進行調整。
5、放養時間地點
早春季節,水溫6~10℃時進行放養。因此時不是兇猛魚類活動季節,魚種入庫受害少且魚種結實冬季適應后,有利來年春開生長。投放地點多選在避風向陽的庫區上游和天然餌料較豐富的地方,若水庫面積大且投放魚種量大可進行多點投放。
6、投放注意事項
放養需在晴暖天進行,入水時應緩慢傾倒,讓其自由游入水中。有條件時可在入庫前對魚種進行消毒防病,把魚種在25~40克/升的食鹽中浸洗5~10分鐘,然后將魚種投放入水庫,以利魚體健康。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