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魚類是變溫動物,冬季水溫低,魚類處于冬眠狀態(tài),一般活動少,覓食也很少,魚體逐漸消瘦。開春后,隨著氣溫的回升,魚類逐漸開始活動覓食。抓住這個有利時機給成魚投餌施肥,讓其早開食,可使魚類盡快恢復生長。那么,春季如何給成魚投餌施肥呢?
早春給魚類投餌應抓住一個早字。投餌方法采取間隔投喂法,一般2至3天投喂一次,以睛天中午投喂為好,讓魚在中午以后2至3小時吃完為宜。因為早春的氣溫還比較低,魚的吃食量還小。投喂品種應選用容易消化的商品餌料,如顆粒餌料,餅類、米皮等。清明以后,水溫逐漸回升,但魚類的消化力還不強,投餌量只能逐漸增加。谷雨至夏至,魚類食量開始增大,餌料要適當增加,但也不宜過多,餌料可由間隔投喂改為天天投喂。餌料最好投在固定的食臺上,以便減少餌料的浪費和觀察魚類吃食情況。
在搞好投餌的同時,魚池中要增施入畜糞,培肥水質。過去書本上所說的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至40厘米。這個標準是不行的,達不到水肥魚壯的要求。專家認為早春池水透明度應提高到5至10厘米才行。在追肥時應根據(jù)季節(jié),水溫,水色透明度等情況來確定。早春氣溫較低,有機物分解慢,肥力保持時間長,施肥時應掌握量大次少的原則。一般每畝施5擔左右,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