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鱖魚是營養價值較高的名貴淡水魚類,備受國內外消費者歡迎。由于天然捕獲量有限,人工養殖面積不大,目前產品供不應求,售價每公斤40元左右,因此養殖前景看好。
養殖條件:鱖魚常生活在靜水或水流緩慢的水體中,尤其是喜歡在水草叢生、水質清新的水生環境,以鮮活適口魚苗為餌。池塘養殖要求水源充足、清新,面積3-5畝為好,水深1.5-2米,池底最好是沙質壤土,淤泥較少。
放養密度:主要參考魚種規格、水質條件、餌料魚供給情況以及管理水平決定適當的放養量。考慮到鱖魚對水體溶氧要求較高,故單養鱖魚時放養量不應過多。單養鱖魚的參考放養量為2-3厘米的鱖魚苗600-800尾。
放養方法:直接放養或先標粗后放養。先標粗后放養是用專門魚池將體長3厘米左右的魚種集中培育,長成體長為10厘米以后,再分池放養。這樣可提高池塘利用率和魚種成活率。
池塘養殖技術:養殖戶完成池塘清理消毒后,施足有機肥,培育好浮游生物,然后每畝投放作為飼料魚的鯪魚花80-100萬尾,10-15天后,鯪魚苗長成1.5-2厘米規格時即投放體長3厘米的鱖魚種800尾左右。魚種下池后應加強管理,觀察是否缺氧、飼料魚的大小是否適合鱖魚捕食等,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飼料魚的投放:鱖魚0.05-0.1公斤前若水質清新,盡量多投飼料魚;鱖魚生長到0.1-0.2公斤時,為防止發生暴發性魚病,宜少投飼料魚;過了魚病季節且快上市時,則可多投飼料魚。經4-5個月飼養,大部分鱖魚可達0.5公斤左右即可上市。
網箱養殖技術:選擇水質好的河涌,水深3米以上。魚種放養:苗種階段每平方米水面放體長3-4厘米的鱖魚250-300尾,經45天培育后達10厘米時轉入成魚養殖階段,放入第二套網箱飼養。成養階段每平方米50-60尾,待體重達0.25公斤時轉入第三套網箱飼養,直至養成重0.5公斤左右商品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