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羅非魚是原產于熱帶、亞熱帶的暖水性魚類,其生長旺盛期在每年的5月至10月,如何在這一段高溫季節內促使羅非魚盡快達到上市規格,主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提高水位,增加養殖水體容量
進入5月以后,由于連續高溫,水體表面蒸發量大,水位下降,加上羅非魚養殖前期規格小,池塘負載量不高,為了提高水溫和肥度,一般養殖塘水位都不高,而到了高溫期間,羅非魚真正進入旺食快速生長期,池塘負載量增長。為此,在這一段時間內要提高養殖水位,增加養殖水體容量,在高溫季節,池塘水位應保持在2-3米,并隨時加注新水,以防水位下降,影響羅非魚生長,延遲上市時間。
二、降低水質肥度,提高水體溶氧量
羅非魚養殖前期,魚苗最好能夠投喂天然餌料,這要求水質比較肥,并采用施肥與投料相結合的養殖方式,一旦進入高溫季節,便要減少投放肥料,特別是高密度養殖塘,由于水溫高、肥度大,水中溶解氧會隨之下降,造成水質惡化,所以在高溫期間一定要控制施肥量,保持水質清新,水的透明度控制在20-25厘米左右,保證池塘水質活、嫩、爽,水質過肥時,可加注新水,沖淡水質肥度,或用石灰、“養殖保”調節水質,增加水體溶氧。
三、采用理化措施,合理使用增氧機
水溫升高,有機耗氧增加,養殖密度高,造成溶解氧降低,除了采用加注新水,調節水質外,還要合理使用增氧機,增加水中溶氧,在高溫季節,堅持在晴天午后開動增氧機1-2小時,攪動水體,使水體上下層的溶氧達到飽和,可以推遲夜間缺氧浮頭的時間,對于高密度養殖塘,一般在夜間都要開動增氧機,特別是在陰雨天或天氣突變的情況下,更要注意開機,防止泛塘。
四、加強管理,及時防治魚病
在高溫季節,由于是羅非魚生長旺盛期季節,也是魚病多發季節,除了要加強巡塘,細心觀察水質、生長等情況外,還要注意防治魚病發生,一般可以在15-20天左右,每畝每米水深用15-20千克生石灰兌水進行全塘潑灑,調節水質和殺滅細菌,每月使用一次二氧化氯,對養殖水體和食物進行消毒,使用濃度為0.25-0.3ppm,并定期在飼料中加入中草藥進行防治魚病。
五、合理投餌
高溫季節是羅非魚生長旺盛的季節,要科學、合理調節好日投餌量,保證吃飽吃好,對于高產、高密度養殖塘投餌最好是使用投餌機,并投喂顆粒或膨化餌料,蛋白要求在28%-30%左右,每日投喂兩次,上午在9點鐘左右,下午在4-5點鐘左右,每次投喂時間要控制在40-60分鐘左右,投喂時要均勻,以使大部分魚都能吃到飼料,投喂量為魚體重的3%-3.5%,并根據其生長、攝食情況隨時進行調整,確保羅非魚正常生長,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在高溫季節,由于天氣多變,要多注意天氣變化,調整投餌量,如氣壓低,雷雨天氣,就要減少投餌或不投餌,以免浪費飼料,污染水體,影響羅非魚生長。
六、適時出塘,減少存塘量
由于羅非魚的生長受到水溫的限制,所以在養殖期間,特別是在高溫時期,要將部分達到上市規格的羅非魚出塘,減少存塘密度,使小規格的魚種能夠盡快生長,在適長水溫的時間內達到上市規格,提高整個養殖效益,在高溫期間出塘羅非魚要注意選擇晴天進行,并先停料,加沖新水,最好是進行拉網鍛煉一下,再進行出塘,降低成與運輸難度。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