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黃鱔具有特殊的營養價值和食療作用。近幾年,由于市場需求量大,價格逐年增長,季節性差價也越來越大。夏季價格一般較低,春、秋季節較高,冬季最高,每千克冬、夏季的差價達8——14元。若在價格較低的時候,選購一批健壯、無傷、規格整齊的成鱔或半成鱔,經藥物消毒后貯養,在春節前后的市場淡季出售,不僅能滿足市場需要,而且利潤豐厚。貯養的方法有:
水泥池貯養法
水泥池的面積以20——40平方米為宜,池深1.2——1.5米。池壁光滑,壁頂用椅磚蓋頂,使之成為“T”字形,池壁要高出地面30——40厘米。池底鋪20厘米厚的軟土,水深15——30厘米。要在池中栽植少許浮蓮或茭白。一般每平方米池子可放養黃鱔20——50千克。貯養過程中,要經常加注新水。一般2——3天換水1次,每次換水1/3。同時,要經常用藥物消毒,可潑灑濃度為萬分之四的食鹽水或濃度為30——45毫克/千克的生石灰水以及漂白粉、紅霉素等。發現病害要及時對癥治療。每天要定時、定量投喂適量的活體動物和新鮮飼料,如蚯蚓、黃粉蟲、蠅蛆、米糠、麩皮、菜葉等。
土池貯養法
可在土質堅硬的地方開挖池子,面積80——100平方米,深約70——80厘米。池壁用三合土打夯筑成,并在池的外圍用磚砌約0.4米高、并安裝進排水口的圍墻,以便更換池水。池水深30——40厘米,在池內栽茭白或水葫蘆等。一般每平方米可放黃鱔8——10千克。在貯養過程中,要注意經常換新水,并按時投喂適量的飼料,同時,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水缸貯養法
此法適于存量少、存期短時采用。貯養時間4——7個月。方法是,將黃鱔用孔雀石綠溶液浸洗3小時,或用濃度為5%的食鹽水浸洗5分鐘后,放入經清洗的水缺內。每立方米水體可放10——12千克。由于水缸內的水體少,水環境易污染,要每天或隔天換水1次,每天把缸下面的黃鱔翻動3——4次。最好在每口缸內放入10——15尾泥鰍,以防黃鱔相互纏繞。為提高黃鱔的體質,每15千克黃鱔可投喂100克大豆,同時,可喂些辣椒,以提高貯養成活率。在缸口上面要加蓋鐵絲網罩,以防止黃鱔外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