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革胡子鯰,即埃及胡子鯰,原產于非洲尼羅河流域。因其無刺,又稱“無刺魚”。該品種具有營養豐富、高蛋白質、肉質細嫩、無肌間刺、生長迅速、食性廣、適應性強、耐低氧、抗病等特點,是歐美市場的消費首選。我國加入wto后,革胡子鯰將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該品種是一種以動物性飼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在天然水域中主要攝食小魚、蝦、水生昆蟲、底棲生物以及腐敗的畜禽尸體等。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體長3厘米以上的魚苗可投喂蠅蛆、絲蚯蚓、爛瓜菜、浮萍、米糖、菜餅、棉餅、豆餅、花生餅、動物內臟、死魚爛蝦以及屠宰場、菜市場下腳料等。
該品種可利用精養魚池、廢舊溝塘、稻田、水生植物田和大水面網箱養殖。一般水溫20℃放養。如飼料充足,可實行精養,每畝放5~10厘米的魚種4000~6000尾(反之則少放)。魚種放養后,每天上午9時、下午4時各投放餌料1次,日喂量為池魚體重的10%~15%。養殖150天后,尾重可達1 公斤左右,大者重達3公斤,畝產魚1500~2500公斤。
該品種能依靠皮膚呼吸,可進行高密度飼養。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該品種能正常生活,但生長緩慢,水發臭時常窒息死亡,故必須保持水質肥爽,溶氧充足。如果水質過肥,應及時注入新水。該品種有善逃習性,應防止其從進出水口和下大雨時逃走。水溫下降到15℃時要全部捕撈銷售。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