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苗種培育
池塘條件:面積1~5畝,地底平坦,少淤泥,貯水深度0.7~1.0米,保水性較好。魚苗下塘前7天,每畝用生石灰50千克化水均潑灑,5天后即可注水,進水口用40目篩絹過濾,以防敵害生物進入。
魚苗放養:一般于8月下旬放養。魚苗下塘前2天,每畝施發酵牛糞100千克,水質呈茶褐色,透明度在25~30厘米。魚首先放于池邊網箱暫養1小時,此間每萬尾魚苗用雞蛋1只,搗碎,經60目篩絹過濾后投喂,半小時1次,1小時后輕輕撤去網箱,魚苗限可下塘,放養密度每畝12~15萬尾。
投喂及管理:魚苗下塘后采用傳統的豆漿飼養法,沿池邊均勻潑灑,每天3次,時間分別為8:00~9:00,13:30~14:00,17:00~17:30。觀察魚苗攝食情況,若魚苗腸道呈黑色,說明攝食不充分,魚苗腸道呈金黃色攝食充分。此間每天每畝用黃豆約3千克,半月后用豆面(30%)、米糖(60%)、魚粉(10%)制成粉狀混合飼料,每天每畝用量5千克,1日3次投喂,直至出池。堅持每天巡塘預防魚苗氣泡病。魚苗放養半個月后,用哨酸亞汞0.1ppm全池潑灑,預防小瓜蟲;間隔1周用硫酸銅與硫酸亞鐵(5:2)0.7ppm全池潑灑,預防車輪蟲病。禁止使用敵百蟲。
捕撈:9月下旬,天氣漸涼,淡水白鯧夏花要及時捕撈,進入越冬池。
(二)、成魚養殖
單養: 池塘面積3~10畝,水深2.5~3米。要求水質條件為水溫25~320C,pH6~7,每升水體溶氧量4毫克以上。放養前10天,每畝用50~75千克生石灰干法清塘,待殘毒消失后,放水1米深,每畝施基肥1000千克培育水質,待透明度為20~25厘米左右時放養。放養量根據產量設計要求,技術管理水平和飼料準備情況而決定,一般放養成活率按90%計算,每尾養成規格為1千克左右,設計總產量值(千克數)即為放養尾數。飼養管理程序及做法與家魚養殖相同。所投喂的人工配合顆粒飼料的蛋白質含量應在30%左右,日投喂兩次,總量為魚體總重8%~10%,并視天氣及魚的攝食情況而增減。飼料的投喂尊從“四定”原則。
混養:混養不但不占用專池,且能夠較大幅度地增加單產,提高效益。方法是在家魚養成塘內額外增放白鯧魚種30~50尾,年終畝增產30~50千克。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