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熱帶魚種苗和不能上市的成魚越冬的好壞,關系到來年成魚生產的產量,關系到提早季 節上市達到增產增收。我們應該認真檢查落實,采取積極主動的措施提高魚類越冬效果。其 越冬技術(措施)如下:
一、培育大規格魚種:培育體格健壯的大規格魚種是保證魚種安全越冬的一項重要措施 。一般地區每年6月~9月份是水溫高、魚類攝食生長最旺盛的季節,采取強化喂養的措施, 使魚種苗體魄健壯、肥滿,規格達15厘米以上粗格魚種。要降低夏花魚種的放養量,一般每 畝放養4000尾~6000尾。在品種搭配上,以培育鰱、鳙魚為主的池塘搭配30%~50%的草魚; 以草魚為主的池塘也可搭配30%的鰱、鳙魚;如果單獨以野鯪、土鯪魚、羅非(奧雜)魚為主 的,則搭配30%的鰱、鳙魚種苗(鰱、鳙魚主要是濾食池塘過量的浮游生物,控制水質)。要 加強秋季飼養管理工作,多投喂含脂肪和蛋白質的飼料提高魚體的肥滿度,積極培育肥滿體 壯的魚種,增強魚種抗寒的體能。
二、選好越冬池:越冬池應選擇保水性能好,不漏不滲,池底平坦,淤泥15公分~20公 分,面積2畝~5畝為宜,背風向陽,水深2米~3米為好。在越冬期間,最好能有適合魚類越 冬要求的水源,在需要時能及時補充新水,排放老水,污水廢水絕對不能灌入魚種池。魚種 落壙前,必須先用生石灰、漂白粉進行徹底清塘消毒,達到改良水質,預防疾病。
三、適時并塘:魚種并塘的時間不能太早,也不宜太遲。太早由于溫度高,拉網起捕時 ,魚種活動劇烈,容易造成魚體創傷;太遲,溫度過低,魚種易凍傷。并塘時要選擇晴天無 風,水溫在10℃上下時進行。要注意同池塘的魚種要同種類,同規格放養,不應大小混雜在 一起。放養的密度不要過大,靜水水面每畝水深1米不超過150公斤,2米水深不超過250公斤 。并入越冬池的魚種苗先用3%的食土卜水和3%的小蘇打水溶液浸泡魚體5分鐘~10分鐘,可 有效地預防水霉病等魚病的發生。
四、合理培肥水質:魚種并塘后,要注意觀察水色(質)肥度是否合理。如果水質過于清 瘦,浮游生物不豐富,一則影響鰱、鳙魚種的濾食餌料,影響生長;二則浮游植物量少,影 響光合作用,造成水體溶氧量少,影響魚類呼吸生長。這時可施放氮磷化肥,每畝施放尿素 1公斤,磷肥2公斤,溶解后混合潑灑,以利促進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長。反之,如果水質太肥 ,聞到一股腥臭味,浮游生物過量,造成晚上耗氧過量,因缺氧引起魚類浮頭生病死亡。這 時應用1ppm~2ppm敵百蟲化水全池潑灑,以抑制減弱殺滅過量的浮游生物,使水色恢復正常 。
五、加強管理:在魚種和成魚越冬期間,要固定專人專塘管理,定期檢查越冬情況,發 現問題,及時解決。可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是每畝池塘在最深處水面用禾草、編織布搭50平方米~60平方米的防寒防霜棚,用木 桿竹子架搭,離水面20公分~30公分左右鋪上一層數寸厚的禾草作防風防霜作用,以利保溫 增溫過冬;
二是在塘頭四周堆放平時準備好的禾草或草皮泥,注意天氣廣播,寒漸來臨時,點火薰 煙,造成塘水上面空間有一層濃煙隔擋冷空氣,達到防霜增溫作用;
三是適時加深注入新水,換去一部分老水,每20天一次。加注新水時一般選擇在晴天中 午氣溫高時進行,加入1/3新水即可,排池也是1/3,保持大體平衡;
四是保持水質適度肥沃;
五是適當投喂。在水溫10℃以上時,要投喂1%的精飼料(玉糠、花生麩、黃粉等),以供 魚類攝食,用以恢復和增強魚體體質。
一般在春節過后,便可以轉入正常的春季放養工作。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