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浮頭是魚類在水中缺氧的現象,若不采取解救辦法,就會導致魚類泛 塘而死亡。所以,在生產中要加強管理,做好檢查防救工作:
一、浮頭的原因:①水質變壞。由于水中浮游生物自繁過量,加之陰雨天,光線差,會使浮游植物大批死亡。同時,死后的尸體分解,引起細菌大量繁殖,消耗水中溶氧引起浮頭。②池水過肥。底質積存有機質過多,在高溫下,使池水引起分層現象造成缺氧浮頭。③施肥不當,一次施入量過多,有機肥料發酵不足,在悶熱天、陰雨天和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往往造成嚴重浮頭。④魚類密度過大,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水中氧氣而使魚類浮頭。⑤池塘中流入污水和有毒物質,也會引起魚浮頭。
二、 浮頭的預測:在巡塘時若發現和觀察到下列情況者均可能發生浮頭現象:①夏季的白天陽光強、溫度高,傍晚天氣突變下雷陣雨,或白天刮南風,水溫高,到夜間突然轉北風,使水溫下降速度快。 ②陰雨連綿,悶熱無風或大霧天氣,氣壓低,光線弱。 ③久晴未雨,大量投餌施肥,水質濃肥,加之天氣突然轉陰。 ④魚雖無病,但突然食性減退或池塘翻泡,底部腐殖質成塊浮于水面,水質突然轉為濃黑,下風處有腥臭味。⑤水中小蝦群集在邊緣或爬到塘邊,泥鰍打鞭竄出水面吸氣。⑥水質突然惡化。
三、浮頭的輕重:魚在池塘的中央浮頭,只有野雜魚,小蝦在水面吸氣,魚體色正常,浮頭時間在黎明前后,擊掌后魚潛入水中,日出后很快結束為輕浮頭。魚類浮頭從半夜或前半夜開始, 浮頭的魚群從中央擴散到池塘四周,擊水受驚后不下沉, 鰱鳙魚浮出水面吸氣,日出后很長一段時間仍不結束,時間久了魚體變色發生泛塘,此為重浮頭。
四、浮頭的預防:①保持良好的水質。要及時加注新水,正確采取定點定時定量的投餌原則和“少量勤施”的施肥方法,防止水質變壞。②用拉網和人下塘的方法攪動塘泥。促進有機質的分解和經常破壞水的分層現象。一般每 10天左右一次,攪塘時間在晴天的中午進行。同時,每隔20~30天,每畝用15~20 公斤生石灰兌水后全池潑灑,改善水質。③減少池塘中魚的貯存量,對于經常發生嚴重浮頭的魚池,要及時捕撈出一部分上市。④若池塘水質濃,浮游生物繁殖過量,要用藥物殺死一部分,減少水中溶氧消耗。
五、解救措施:要堅持早晚巡塘檢查。凡池塘內已出現浮頭預兆或可能發生浮頭現象,都應及時注入新水,同時減少投餌量。對已發生嚴重浮頭的魚塘,要及時打開增氧機,同時注入新水。若無增氧機械,可用木棒拍擊水面增氧,或每畝用黃泥10公斤和食鹽10公斤,加水拌均全池潑灑。對腹部已向上的浮頭魚應及時集中到進水口處,爭取恢復。對已泛塘的魚池,待浮頭結束后,應把浮于水面和死后沉底的魚撈出。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