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花魚骨(Hemibarbus maculates Bleeker)屬鯉科、鯉亞科、鯉屬,是我國湖泊自然種群之一。在湖泊生長速度快,當年放流的夏花第二年即可長到250克,有的可長到500克。花魚骨肉嫩味美,深受群眾喜愛。其商品價值高,近幾年售價高達每500克15—20元,市場需求有擴大的趨勢。花魚骨生活在水體的中下層,喜食水生昆蟲、水蚯蚓、螺、蜆、幼蚌及淡水殼菜等。由于湖泊增養殖,放養魚類特別是鯉魚放養量日益增加,同時水域生境也發生著變化,破壞了花魚骨的自然繁殖和減少了自然餌料,導致花魚骨魚骨的自然種群量日益減少。采用人工培育夏花放流是維持花魚骨自然種群量的一個有效方法。金雞湖自80年代中期起每年投放6萬尾左右的花魚骨夏花,使花魚骨的產量維持在每年7000千克左右,也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一、花魚骨人工繁殖
1.自然成熟親魚人工授精
(1)親魚 花魚骨性成熟年齡為Ⅱ冬齡,長江中下游地區花魚骨自然繁殖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雌魚喜在水草堆上產卵,為粘性卵。應用手抄網可捕到將產卵的成熟親魚,作為繁殖用親本。雌魚懷卵量隨個體大小而不同,個體在250—300克的成熟花魚骨魚骨雌魚懷卵量在800—10000顆,雌魚個體大、成熟度好,魚卵徑較大,達1.5—2.0毫米。
(2)親魚雌雄鑒別 生殖季節,成熟的雄魚在吻部、眼下方到頰部有大量珠星,雌魚則較光滑;雄魚色澤也較雌魚鮮艷。
(3)方法 取剛捕的雌、雄魚以(2~4):1的比例進行干法人工授精。擦干授精用的盆和魚體,擠入魚卵和精液,用羽毛或手輕輕攪拌,1~2分鐘后沖水,在水沖起魚卵的同時浸入棕把,使受精卵均勻地轉移到棕把上,把棕把放在受精盆中10—15分鐘,進行充分受精,以確保受精率。幾年的實踐結果表明這種方法的受精率達85%—95%。然后把棕把放入水泥池孵化。
2.自然親魚人工催產
收集春季捕到的親魚暫養在水泥池中,等水溫在18℃左右注射催產藥物HCG、LRH—A2、鯉魚腦垂體(PG)等,劑量根據魚的成熟度定,一般參照家魚的注射劑量,雌魚PG4毫克+HCG 800~1000國際單位/千克或LRH—A2 10微克+HCG 800—1000國際單位/千克,雄魚減半,效應時間為16~18小時。親魚雌雄比為(1~2):1。水泥池內放入棕把,以便魚產卵在棕把上,然后移去棕把或捕去親魚。
3.受精卵的孵化
花魚骨受精卵的孵化期較長,在水溫18℃,肌肉效應期約在受精后100小時出現,150小時后眼點出現,需170小時左右才出膜;在水溫21℃,肌肉效應期約在受精后75小時,眼點出現約在110小時,出膜在受精后145小時。平均需3120度•時。
二、夏花的培育
120立方米/只、水深80—100厘米的水泥池,放養密度在300~500尾/立方米。
2.夏花培育
魚出膜后,應把棕把取出以避免小苗鉆人棕中死亡。花鱈魚骨一般要在池底臥苗4~5天,腰點出現,即開食。前一周我們主要以潑豆漿為主,以后則以水蚤為主,搭喂豆餅、面粉,經一個月左右的養殖,魚苗可達3厘米左右。觀察腸內容物,發現有80—100個水蚤,還有少量的直鏈藻、柵列藻、空星藻等。
三、放流
在水泥池培育花魚骨魚骨夏花一般長到3.3厘米后生長速度會減慢,一是由于水質難以控制,二是沒有足夠的活餌料。選擇晴好風小的日子,用密網把魚苗捕獲,然后盡快沿湖岸放人湖泊以便小魚有棲息地。
四、技術要點和討論
1.在花魚骨人工授精過程中,由于雄魚精子較少,所以盡量不要先試試擠精,以免浪費精液。把受精卵轉移到棕把上時,一定要均勻,避免出現成堆現象,以免受精卵在孵化過程中發霉,影響孵化率。
2.從我們的實驗可知花魚骨夏花培育放養密度在300~500尾/立方米生長速度較快,這密度范圍內魚苗的生長主要受餌料的影響,推廣養殖中建議放養密度為500尾/立方米。在養殖過程中,還發現人工餌料如菜餅、豆餅的養殖效果較差,而用水蚤喂養則魚的生長快且規格整齊,分析原因主要是:①投喂人工餌料水質易變壞,影響魚苗的生長;②花魚骨喜食天然餌料且天然餌料營養豐富。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花魚骨的大面積養殖,在人工餌料的研制上今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3.水泥池培育花魚骨苗,由于水淺溫度高,有利魚苗生長,但青苔也容易生長,平時應勤撈,避免魚苗鉆人致死。花魚骨各方面的耐受力較差,在養殖過程中水質的監控也很重要,溶氧應保證在4毫克/升以上。另外,出池時操作應輕快且在運輸過程中避免魚苗浮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