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年來,工廠化養殖海水魚在全國各地迅速興起,蝦池養殖海水魚以其設備、物資投入少,產出效益高、漸被認識。較高檔海水魚—石鰈,以其肉質細嫩、口感佳、營養豐富、生長速度快、病害少、市場暢銷等諸多優點被廣大養殖業戶所鐘愛,筆者在榮成市木也島漁業公司進行蝦池養殖石鰈試驗,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其措施有以下方面:
一、蝦池的條件及處理方法。
①作為養殖石鰈用的池子應靠近外海,夏季蝦池水溫最高不超過29℃,大小以15-30畝較妥,宜操作管理。水深超過2.0米,進排水順暢,無工業、生活污水污染及有害物質存在。
②池底平坦,以直徑為0.5-1.5mm的細沙質為主。
③十二月底處理養殖池。耙耕、曝曬,畝施生石灰60-80kg,殺滅有害細菌及寄生蟲、雜魚等。
二、投放魚苗。
①先肥池,三月中旬開始納水,納水時間最好選在夜間,主要培養池底的基礎生物—沙蠶。四月中旬池中水位納到1.2米。從進水開始,5-7天施尿素一次,肥池。
②魚苗捕自淺海,經室內暫養越冬至四月底其規格大小150克左右再投放蝦池,入池前用250ppm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洗3-5分鐘。
③放養密度800-1000尾/畝,經精心養殖到九月份-十月份,尾魚體重超過500克,養殖成活率超過90%。
三、養殖管理。
①餌料的投喂以冷凍的鮮雜魚蝦、玉筋魚、鯷魚為主,并適量投喂眼子蝦。每日投喂兩次,早晨投喂量占40%,傍晚占60%,每日投喂量為魚體重的8-9%,要定時、定點投喂,餌料質量一定要有保證,勿投腐敗、變質、污染的餌料。
②馴化。每天在早晨日出前5:00-6:00,傍晚5:00-6:00定點投喂。先以少量餌料誘食,待池魚大部分集中后再多投,直至喂飽為止。這樣經一個月的馴化,石鰈就會定時定點取食。
③水質管理。六月上旬前基本不換水,只添水,每天添加量為5-10cm,直至添加至2.0米高的水位。六月中旬開始換水,每天換水10-15cm,池水水色不易波動太大,七月下旬至八月下旬的高溫季節,應每天定時測量水溫,當水溫達到28℃左右時,應加大換水量,以確保石鰈魚的適溫條件,促其快速生長,盡快達到商品規格:
④藥物防治。隨時隨地注意觀察池魚的攝食、活動情況,對發現的病死魚仔細檢查、查找原因,找出對策。日常加強防病工作,應每隔半個月至二十天投喂3-5天拌有抗菌藥物的餌料。同時,在攝食場所打樁掛藥袋進行外部防病。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