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目前,我國稻田養殖的主要對象是鯉魚和草魚,稻田養殖建鯉的主要方式有稻魚兼作和稻魚輪作兩種。
一、稻魚兼作 即稻田插秧后不久投放魚種,在同一稻田中既種稻又養魚。
1.養魚稻田的設施 養魚的稻田要加寬、加高、加固田埂,清除雜草,堵塞各種洞穴和缺口。田埂的高度要求0.5米以上,寬0.3米以上。要開挖魚溝和魚窩,以供魚棲息活動。在稻田的對角處,要開挖進排水口,并安置攔魚柵。
2.魚種的放養 在長江流域,單養建鯉一般每畝放養夏花魚種或春片魚種200尾~300尾,經4個月飼養,當年都能長成商品魚。若以建鯉為主,搭養20%~30%的草魚種,建鯉當年可養成商品魚,草魚可養成魚種。早繁、早育、早放養,盡可能的延長建鯉在稻田的生長期,是獲得高產的重要措施。
3.日常管理和安全用藥 稻田養殖建鯉必須專人負責,切實抓好管理,要防逃、防偷,特別要注意安全使用農藥。
二、稻魚輪作 即種一季稻,養一季魚。
1.稻田的選擇和清整 稻魚輪作的稻田,在養魚時不種稻,只養魚,因此,這時的稻田有些類似養魚的池溏。稻田要按照池溏的要求加以清整消毒,并加固加高田埂,田埂要求高70厘米以上,如能超過1米更好,寬33厘米以上。
2.苗種放養 稻魚輪作的稻田,可養成魚,也可養魚種。在養殖方式上,可以單養,也可以混養。
3.放養時間 上半年種稻,下半年養魚的輪作方式,在早稻插秧后1星期就可以放養,先進行稻魚兼作,在長江中下游地區,5月即可放養建鯉烏仔或夏花。早稻收割后不插秧,提高稻田水的深度,繼續飼養。上半年養魚、下半年種稻的輪作方式,一般以養魚為主,放養規格宜大,時間宜早。
4.品種搭配和放養密度 稻魚輪作的稻田除單養外,也可混養,混養能提高產量。一般以養1種~2種魚為主,其放養量(尾數或重量)約占總放養量的60%左右,為飼養的主要對象。除不同種類混養外,也可以進行建鯉同品種不同規格的放養。
5.飼養管理 在稻魚輪作的稻田中,由于苗種放養密度的增加,天然餌料已經無法滿足魚類正常生長的需要,因此要適當投餌和施肥。由于稻田水較淺,施肥宜量少次多,并認真巡田,及時加注新水,注意防汛和逃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