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錦鯉是鯉魚突變品系經人工選育而成的一種名貴觀賞魚類,其游姿高雅,體型優美,色彩艷麗,斑紋燦爛,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市場看好,養殖趨熱,是目前在發展觀賞魚養殖業中銷往歐洲市場一個可創匯的主要品種。其養殖技術要點如下:
一、養殖環境
選擇通風向陽、水流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親魚池面積30--40平方米,池深1.5--2m,水深1.2--1.5m。產卵池15--20平方米,池深1.5m,水深1--1.2m。孵化池3--5平方米,池深0.8--1m,水深0.6--0.8m。苗種池10--15平方米,池深0.5--0.6m,水深0.4m。成魚池的大小視飼養量多少而定,一般以2000--3300平方米為宜,既便于管理,水質也較穩定,池深1.5--2m,水深1.5m左右。
錦鯉對環境適應性比較強,但不能抵抗水溫急劇的變化,溫差不能超過2--3℃,水溫驟然下降或升高則容易生病。錦鯉最適生活的水溫是20--25℃,在這種水溫中,錦鯉游動活躍,食欲旺盛,體質健壯,色彩鮮艷。錦鯉適于生活在微堿性、硬度低的水質環境中,以泉水為最好,其含多種礦物質元素和其它成分,能增加魚體色素,使錦鯉體色更加鮮艷,而且溶氧充足。
二、繁殖技術
親魚選擇是錦鯉繁殖的關鍵措施之一。挑選體質健壯、品系純正、品種特征明顯、色彩邊際清晰鮮明、鱗片光滑整齊、游姿穩健、魚鰭完整、外形勻稱、無損傷、無病害的魚作為親本。同時要求雌魚要在4齡以上,雄魚3齡以上,體重1.5kg以上。選擇這樣的親魚,生殖性腺發育好,卵子和精子的活力強,受精率和孵化率都較高。錦鯉的繁殖期同普通鯉魚相似,一般在每年4--5月,當水溫穩定在16℃以上時即可將雌、雄錦鯉按1:2--3的比例挑出放入準備好的產卵池中,并在產卵池中預先放置消毒好的魚巢,讓其自行產卵。待其產卵結束后,把親魚捕起,將魚巢移入孵化池進行孵化,5--7d后魚苗孵出即可進行培育,培育方法同普通鯉魚相似。
三、飼料投喂
目前在養殖過程中均采用人工配合顆粒飼料進行投喂。飼料中粗蛋白含量在35%以上。投喂時采用馴化的方法,使錦鯉形成上浮集中搶食的習性。根據魚體規格,適時更換合適粒徑的飼料。—般每天投喂2次,日投餌量約為魚體總重量的2%--10%。具體投喂量還要根據魚吃食隋況、魚體規格和水溫而定。當魚體規格—定時,水溫越低,日投餌率越低,水溫越高則日投餌率越高。當水溫一定時,魚體規格越大,日投餌率越低,魚體規格越小則日投餌率越高。每次投喂量掌握在讓魚吃八成飽為宜。
四、保持水質
保持水質良好是保證錦鯉健康生長的重要因素,因而魚池水質要清爽,需堅持清污和定期換水,每天巡池時及時撈出剩餌殘渣,保持水面清潔,水面上不能有漂浮物及污染物。夏季水溫高,應每5--7d換水1次,春、秋季10--15d換水1次,換水量為原池的1/3左右。要保持池水的透明度在30--40cm,透明度太高,魚容易受驚;透明度太低,不容易看清楚錦鯉的攝食和活動情況,不便于巡池觀察。
要適時增氧,經常保持池水中溶解氧在5mg/L以上,才能使錦鯉保持旺盛的攝食狀態和較快的生長速度。采用施用生石灰的方法,調節池水的pH值,一般每月施用生石灰1次,采用全池潑灑法,每次使池水生石灰含量為30mg/L即可。
五、魚病防治
在水溫15℃時,用“水霉凈”全池潑灑1次,使池水中含量為0.15mg/L,預防真菌性疾病(如水霉病等);在水溫20℃時,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質量比為5:2)全池潑灑1次,使池水中含量為0.7mg/L,預防鰓上小型寄生蟲(如車輪蟲、斜管蟲)病的發生;在水溫20--25℃時,用90%晶體敵百蟲全池潑灑1次,使池水中含量為0.5mg/L,預防其它寄生蟲(如魚鲺、錨頭蚤)病的發生;在水溫25--30℃時,每月用“氯殺王”消毒1次,使池水中含量為0.5mg/L,預防細菌性病(如赤皮病等)的發生。
六、日常管理
首先要堅持巡塘,防止泛塘。其次,要定時注水,保持水位。夏季由于池水受太陽照射而不斷蒸發,水位會逐漸下降,因此,在飼養中要不斷加注新水,保持水位。冬季保持較深的水位,利于錦鯉的安全越冬。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