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前幾年在錦鯉壓倒性的優勢下,金魚風氣式微,加上其它熱帶觀賞魚的沖擊,金魚被認為屬于廉價的觀賞魚,近年來金魚樣式與外觀顏色豐富的特性重新被肯定,加上飼養容易,讓金魚重返觀賞魚市場.
金魚對容器的適應性很廣,從日式庭院的和風池到客廳的水族箱、書桌上的金魚缸皆可,在南部有業者要推廣養在傳統的水缸中,找回昔日養金魚的氣氛。
金魚源于中國,在日本發揚光大。據歷史記載,中國第一次發現金魚可追溯至三國至東晉年間,文獻記載則在在唐朝的「秀水縣志」中。在華人世界,養金魚被視為吉祥招財的象征,經過不斷品種改良,新品種紛紛出現。
目前在臺灣流行的品系包括壽星、珠鱗、翻鰓、獅頭、朝天眼、水泡眼、蝶尾、熊貓、琉金、蘭壽、土佐金等。一般養在水族箱居多,由于金魚個性溫馴,建議單一飼養,以免受其它魚攻擊。金魚屬于鯉科,在臺灣最合適的溫度是23度到28度,能廣泛適應溫度,室內外皆可飼養。偶有寒流來襲,也不必加溫,只要注意水質、溶氧量和少量的喂食,都可以養得很好。
與錦鯉一樣,能提供半日照的庭院,可以養出比室內水族箱顏色更艷麗的金魚。一般的家庭都難以在庭院挖水池,以水缸是絕佳的替代方式。觀賞魚繁殖業者李若林說,過去日本一般家庭的金魚就養在庭院的水缸中。養在水缸的金魚,可以從背部觀賞其泳態之美,與水族箱觀賞的角度不同,其中蝶尾、熊貓、朝天眼、水泡眼,尤其適合從背部觀賞。
講究魚缸整體造型者,魚應少養,著重水生植物的配置,可以不必人工曝氣,以減少噪音,維持庭園的恬靜。可以搭配水缸的水生植物種類多,包括銅錢草、珍珠藺、佛手芋、黃金葛、水芙蓉等,如水缸夠大,可以栽培睡蓮、荷花和會開出傘狀般葉片的傘草等。
多數品種金魚都有圓滾體型和飽滿的大肚子,很像佛教布袋和尚造型,象征「圓滿、福氣」」,以紅色系列為主的金魚又討喜,在養魚講究風水的臺灣,特別受歡迎。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