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為了開發匙吻鱘的增養殖,優化水產養殖品種結構,提高大水面的綜合養魚效益,杭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等單位于2002至2003年在淳安千島湖進行了匙吻鱘網箱養殖試驗。經過兩年的養殖試驗,取得了良好的生產效果和經濟效益:平均產量達到9.15公斤/平方米,折合畝產6100公斤,規格達到450~750克/尾;每平方米凈利潤達到452.7元,投入產出比為1:2.22。現將匙吻鱘網箱高產養殖技術總結如下。
一、場址選擇和網箱設置
(一)養殖點的選擇:養殖點選擇在淳安縣千島湖部分庫灣。養殖區水域環境優良,水面大,溶氧豐富,水深8米以上,水質良好,水質符合GB11607的標準。
(二)網箱結構和設置:網箱框架采用簡易毛竹和角鐵框架。箱體材料選用聚乙烯無結網片。網箱規格為3米×4米×3米和5米×6×4米兩種。網目大小2a=1.0-2.5厘米。
二、主要技術措施
(一)苗種選擇和放養:選擇體質健壯、游動活潑、規格整齊、無病無傷的優質苗種。放養密度為20-40尾/平方米。根據匙吻鱘苗種對水溫變化較敏感的特點,在苗種進箱時溫差不宜過大,以不超過±2℃為宜,盡量調節為一致。進箱前用1.5%-2.0%的食鹽水進行8-10分鐘的魚體消毒。
(二)科學投飼:網箱培育匙吻鱘大規格魚種,著重在于投飼。放養初期以投喂浮游動物(如紅蟲)為主,然后逐步馴化轉食改投浮性顆粒飼料,并輔以夜間燈光誘餌。飼料要求新鮮不變質,營養豐富,粒徑適口。投飼遵循“四定”原則。投飼量在正常情況下,一般依據水溫高低來確定的。在水溫20-30℃時,日投飼率為1.5%-3%;水溫20℃以下時,日投飼率為0.5%-1.0%。具體根據攝食情況、天氣、水質等及時調整。投飼次數為每天3次,上午7-8時,中午11-12時,晚上6-7時。
(三)及時分箱:匙吻鱘生長速度很快,飼養一段時間后,個體間會出現規格差異,應及時分規格培育,避免兩極分化,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四)日常管理
1、勤巡箱:嚴格執行早、中、晚巡箱制度,細心觀察鱘魚的攝食及活動情況,及時撈除殘渣和剩餌。經常洗刷網箱,防治網目堵塞,影響網箱內外水體的交換。
2、確保網箱安全:下雨天和暴風雨季節,隨時注意加固網箱。還要經常檢查網箱有無破損,發現破損及時修補。養殖網上口還要安裝黑色的遮光尼龍布和防盜網。
3、做好日常記錄:每天記錄好氣溫、水溫、投飼量和發病死亡數量等。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措施。
(五)魚病防治:堅持“以防為主、健康管理”原則。苗種放養和每次分箱時都用食鹽和二溴海因等藥物藥浴后進箱,并且每隔20天左右在網箱內用15ppm的生石灰和0.3ppm二溴海因潑灑消毒。網箱周圍水域嚴禁使用違禁藥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