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養黃鱔,種苗是關鍵,因黃鱔繁殖技術難度較高,筆者把自己近6年繁殖黃鱔苗的實踐經驗,歸納如下6條,供參考。
(1)選好場地。在黃鱔養殖池里要種植水浮蓮、水花生等,并在池底放些石塊、磚頭、模擬自然生態形式,以利其產卵。
(2)調好水質水位。親黃鱔養殖池水,必須是無毒的河水、湖水或地下水,水的酸堿度PH值應在6.2—7.8之間為宜,水位深20厘米一30厘米,新建的水泥池還要進行脫堿處理,經常用1PPm一2PPm漂白粉消毒。
(3)放養密度要適當。親黃鱔個體要適中,親黃鱔必須提選體質強壯、大小適宜的個體,太小做親鱔,產卵量差,孵化率低。最好選擇100克一150克的黃紹做產卵親鱔最佳,黃鱔雄雌比例約1:3—4,放養密度每平方米放親黃鱔10條左右。
(4)投喂飼料要合理。親黃鱔繁殖季節4月一9月,要投喂蛋白質較高的飼料,如:魚漿、蚯蚓,再搭配親鱔全價配合詞料,性成熟的親黃繕經過高蛋白飼料投喂后一般5天一7天就會產卵,卯產在水草或石頭邊,只要是有白色泡沫為親蟹的產卵巢。
(5)掌握好水溫,孵化好黃鱔卵。產卵量一般每次約500粒,多者可達1000余粒。黃鋸產卵季節每天早上要在親黃鱔池邊巡池,若發現有白色泡沫的卵巢,就輕輕地移入孵化池中,采用微流水孵化。受精卵吸水后膨脹到4毫米左右,孵化時間隨水的溫度高低約4天一7天,水溫25度時6天就全部孵化完成。幼苗孵出后,水溫28度經l0天左右,體長達26毫米,卵黃囊還沒有完全消失,再經過7天一10天卵黃鱔就完全收完,就能攝食水中浮游生物,可適當少量投喂小水蚯蚓,經過35天左右幼鱔氏至5厘米一6厘米就可收入飼養池飼養,必須大小分開投放。
(6)定時定量投喂。不論是產卵親黃鱔還是剛孵出的小苗,都要定時定量投喂,產卵親黃鱔每天投喂2次,早上8時左右,下午6時左右各投喂—次,每次按親黃鱔總體重的2%一3%,幼苗每天投喂1次,在下午5時一7時之間。這樣投喂有利于親黃鱔多產卵。
飼喂全價飼料五忌
一、忌搭配其它飼料 有些養戶把全價飼料當精料,隨意搭配糠麩等飼料,以降低飼料成本。這樣往往造成營養成分不平衡,達不到飼用全價料的預期效果。
二、忌加水喂 全價飼料為粉料或顆粒飼料,可直接干喂。有些養殖戶飼喂全價顆粒飼料時加水拌成濕料,這就失去了顆粒的本來意義。飼喂全價飼料時,可備水槽或自動飲水器,保證供給充足的清潔飲水。
三、忌加熱飼喂 全價飼料不論是顆粒或粉料,都不能加熱,更不能煮熟喂。否則,就會嚴重破壞其營養成分,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四、忌加添加劑 全價飼料集營養、保健、促生長于一體,其中已含有畜禽生長所需的各類添加劑。有些養殖戶不了解這一點,又在全價飼料中加入添加劑。這不但造成浪費,增加飼料成本,甚至還可能引起中毒。
五、忌盲目采購 全價飼料品種繁多,是按不同畜禽種類、不同生長階段、不同生產目的而配制的。因此,在購買時一定要針對所養畜禽的種類、大小和生產目的選擇合適的品種,以達到最佳的飼喂效果。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