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20年來,以挪威為代表的大型深水網箱養殖技術在世界各地得到迅速發展,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被認為是目前海水養魚最成功的典范。2001年,浙江省洞頭縣試制了三種類型共25口深水網箱(其中浮繩式深水網箱18口),總箱體容量近30000平方米;2002年,在優惠政策引導下,群眾積極性很高,又新增205口浮繩式深水網箱,規格多數為13mx13mx8m,養殖獲得成功。現將試驗過程的養殖技術歸納如下:
一、海區選擇
l.水深
深水網箱相對傳統網箱而言水位較深,一般在8m以上,因此,海區大干潮最低潮位水深應在lOm以上。
2.底質
以泥或泥沙質為宜。如果含沙量比較高的底質,要注意錨或樁打人后是否能有足夠的“抓”力,再者錨泊范圍之內不能有暗礁(石)及大型硬質沉降物。
3.地形
雖然浮繩式深水網箱抗風浪能力比傳統框架式網箱強,但強臺風的破壞力難以預料,因此,選址應考慮具有遮擋物為宜,另外,要盡量避開海溝。
4.水質
要求較清澈,透明度在30cm以上,pH值能保持在8左右,無工廠排污影響。
5.流速
一般大潮最大流速不得大于1.1m/s。
二、養殖品種
目前,深水網箱養殖品種主要有美國紅魚、鱸魚、大黃魚、鮸狀黃姑魚、鮸魚、紅鰭笛鯛、花尾胡椒鯛、真鯛、黑鯛、海鰻等,總之,深水網箱養殖品種,一是要考慮它的抗浪、抗流能力;二是生長速度與成活率;三是市場需求情況與價格等綜合因素。
三、網箱材料與制作
制作深水網箱的網片材料必須具有高強度、耐腐蝕等性能,如聚乙烯、綿綸絲等,不能使用價廉的再生品;網目一般3cm--5cm,無結;經濟條件許可,網片最好經防污涂料處理。深水網箱箱體較大,家庭式制作難度較大,應該請有設備、有經驗、具備資質的網廠制作;網箱箱體除周邊配有網綱外,中間要有一定的加強筋。網綱、加強筋與網片相縫及連接處,要先有細繩穿進網目固定,再與網綱或加強筋固定,不得打滑。垂直方向的網綱、加強筋與上、下網綱連接處及網箱上、下邊角處都要有加強(或雙層)網片。
四、錨泊系統
根據當地漁民的生產習慣,以拋錨式固定為主。每組網箱可串連5口--7口,主錨重400kg以上,配備直徑大于38mm的錨索,副錨(也稱邊錨)重250kg以上,配備直徑大于30mm錨索。錨索長,主錨100m左右,副錨60m左右,或者視海區的水深而定,一般主錨錨索長度等于或大于大潮高潮的水深4倍--5倍,副錨錨索長度等于或大于大潮高潮的水深3倍--4倍。
五、網箱裝卸操作要領
錨泊系統定位后,裝卸網箱步驟如下:
1.安裝網箱 ①網箱下海,將網箱上綱系于框繩上;②綁扎浮筒;③將口網翻過浮筒系于框繩上;④下沉子,展開網箱。
2.起卸網箱 ①起沉子、卸下網衣;②逐漸將網箱四周的壁網拉上至底綱,進入小舢舨拉底網將魚趕到一角起捕;或者解開口網及上綱系框繩,卸下1只--2只浮筒使小舢舨進入框內,將分離框繩后的網箱網片逐漸拉上,至起魚或完全起網。
六、養殖日常管理
1.投喂 由于深水網箱養殖的海域較廣闊,流水通暢,自然生物餌料相對要豐富得多,因此,投喂量相對傳統網箱可少些。如果是投喂人工配合飼料,鮮飼料與人工配合飼料比可按4--5:1投喂。投喂時要注意網箱內魚類的攝食情況,如發現魚類明顯減少,就要檢查網箱是否有破損。
2.換網及清洗 海區污損附著物不但影響網箱內外水體交換,而且還增加水流對網箱的壓力,如果牡蠣等硬殼貝類附著,還會磨破網箱,因此,經常檢查網箱污損附著物情況是深水網箱養殖管理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必要時就得清洗或換網。因深水網箱換網比較困難,換網時最好與魚類大小分級一起進行。
3.深水網箱養殖的其它日常管理工作基本與傳統網箱相似。
4.為了積累經驗,養殖過程中應作好相關記錄。
七、養殖密度與生物量
因為深水網箱養魚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目前養殖密度與單位產量還很低,一般情況下,規格為13mx13mx8m的浮繩式深水網箱可放養規格為150g左右的魚種40000尾--50000尾,產量為25000kg左右。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