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羅非魚的養殖目前已躍居世界淡水養殖業的第二位。由于羅非魚雌雄個體生長差異很大,因此養殖者可以通過人工控制魚體性別的途徑獲得生長速度快的單性魚,來加快商品魚的生長速度、增加魚產量和提高經濟效益,這項工作已經在國內做了近二十年了,國內目前生產單性魚的方法:南方主要是利用純種奧利亞羅非魚雄性和純種尼羅羅非魚雌性雜交生產全雄奧尼魚;而北方則主要采用性激素誘導尼羅羅非魚,使之因藥物影響,轉化成單性魚業來提高魚產量。前者由于國內先后引進數批不同品系的尼羅羅非魚,因不同品系間尼羅羅非魚的遺傳差異,以及形態差異不是很大等原因。所以目前國內只有極少數單位擁有較純的原種尼羅羅非魚。又由于絕大多數單位的羅非魚因人為等因素,相互間的混雜,使之所生產的奧尼雜交魚的雄性率不穩定。后者因人為利用性激素誘導,改變尼羅羅非魚的生理性狀,或多或少會對人類的生活環境和身體有影響,因此不宜提倡。
針對目前國內羅非魚雄性化技術不足處。我們探索一條既能提高雄性率,又不會影響人類的生存環境及身體健康的新方法。即用性反轉的個體作為親魚的方法來大規模生產奧尼雜交魚。早在70年代末期,長江所等單位利用此方法已試驗成功,而國內在大規模生產方面尚未見報導。我們和廣東茂名茂南三高良種繁殖基地合作,利用此技術大規模生產奧尼魚苗(1公分左右),通過96、97兩年的抽測結果,其雄性率可高達98%以上。
我們在廣東茂名茂南三高良種繁殖基地選用水科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以下稱“中心”)試驗場(無錫)提供的美國系純種尼羅羅非魚苗(0.9-1.1公分),口服苯甲酸雌二醇,連續投喂20-30天,(約每萬尾魚苗用藥量為2克左右),尼羅羅非魚雌性轉化率為95%左右,再經3-4個月飼養即可作為親魚進行交配繁殖。挑選性轉化明顯的雌魚和純種奧利亞羅非魚雄性雜交,其繁殖的子一代奧尼魚的雄性率可達98%以上。另外我們同時在廣東茂名茂南三高良種繁殖基地,廣東番禺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湛江河流部隊魚苗場等單位,同樣方法進行大規模生產奧尼雜交魚(純種美國系尼羅羅非魚和純種奧利亞羅非魚均由我“中心”試驗場提供),抽測得到雄性率分別為94-95%、92-95%、94-95%。我們在廣東茂名三南高良種繁殖基地還做過用甲基睪丸酮誘導純種奧利亞羅非魚,經3-4個月飼養后,挑選性轉化明顯的雄魚和純種美國系尼羅羅非魚雜交生產奧尼魚,其子一代雄性率反而下降20%左右。
利用此方法首要注意尼羅羅非魚及奧利亞羅非魚親本的純度,才能保證雄性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