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鰍池條件 泥鰍一般以單養為好。池塘要選擇在向陽近水、便于管理的地方。面積一般為100平方米左右。鰍池深80厘米,池壁泥要夯實,有條件的可用水泥抹光,高出水面40厘米。進出水口要以鐵絲網攔擋,防止泥鰍外逃。由于泥鰍有逆水上游的習性,鰍池四周沿口要高于池外地面,不能讓地面水直接流入池內。池底宜挖面積為4平方米、深50厘米的魚溜3~4個,以利泥鰍在盛夏水溫過高時避暑。池內鋪含有機質多的黏土或肥泥,厚約15厘米。池水深度為:春秋季30厘米,夏季50厘米。池內要種植水生植物、藻類等,以利泥鰍生長。
2.培育肥水 放養前應施足基肥,每100平方米用干雞糞40千克均勻撒在池內,也可集中堆放在魚溜內,讓其發酵腐爛。水的透明度以20厘米不見池底泥土為宜。
3.放養規格 選用3厘米以上的泥鰍每100平方米放養15~20千克。如有流水條件或有較高飼養管理水平的,可適當多養。
4.飼料投喂 泥鰍是雜食性魚類,除施肥外,應投喂動物性飼料(如蠅蛆、蠶蛹、蚯蚓、螺蚌及屠宰下腳料等)和植物性飼料(如豆渣、麥麩、米糠、豆餅等)。要定時、定量、定位投喂。泥鰍的食欲與水溫有關,20℃以下,以植物性飼料為主(約占70%~80%);20℃~25℃時,動植物性飼料各半;25℃~30℃,動物性飼料應占60%~70%。每天投喂量一般為泥鰍總體重的8%,水溫高時,可增至12%~15%。投喂時間在每天下午一次投入,也可分早晚二次投喂,以次日早晨不見剩食或略有剩食為度。
5.日常管理 經常換水,保持良好水質;檢查堤壩,堵漏洞,保水位,防逃鰍;經常放入有機肥,保持肥水;夏季在魚溜上搭棚遮陽,冬季淺水或排水越冬。泥鰍在5℃以下時停止攝食,不再生長,即可收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