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順德市地處亞熱帶,年平均溫度一般在20℃以上,但每年的冬春季氣溫(水溫)有時也會低于10℃以下,這對御寒能力較差的魚類的生長造成一定的影響,嚴重的會引起凍傷甚至死亡。傳統養殖品種中的鯪魚是最怕冷的魚類之一,新引進的羅非魚、羅氏沼蝦、淡水白鯧、淡水紅斑、革胡子鯰等魚蝦類大都是從熱帶、亞熱帶引進的品種,它們的御寒能力都較差,必須采取防寒措施,才能安全越冬。據研究:鯪魚最適宜的水溫是20—30℃,15℃時其攝食量減少,8—10℃停止攝食,7℃時開始死亡。羅氏沼蝦是熱帶蝦類,原產地馬來西亞,在氣溫高,水溫也高的環境中生長良好,20—32℃是其生長的最適溫度,14—20℃生長緩慢、不適,14℃時開始死亡。革胡子鯰是順德市援外水產科技人員從非洲埃及引進的,喜歡在溫度較高的水域中生長,15℃開始停止攝食,6℃便會因溫度太低而開始死亡。因此,養殖上述魚類的農民,水產業者不能存在僥幸心理,必須認真做好防寒工作,確保御寒能力較差的魚類安全越冬。
重點抓好親魚、魚種越冬
魚類的親本、魚種是塘魚生產的重要物質基礎。要全面做好大面積魚塘的防寒工作難度較大,因此,必須重點抓好魚苗場、戶的親魚和魚種的越冬工作。抓住重點,落實措施,兼顧大田,方能做到萬無一失,或者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幾種切實可行的措施
順德市廣大農民、水產業者有豐富的魚類防寒經驗,各地可根據當地實際和不同品種采取切實可行的御寒方法:
1、尼龍薄膜覆蓋過冬池。
這種方法是順德市最常用的過冬防寒方法之一,它具有操作簡便,成本也不算很高,安全系數較高的優點。常在羅非魚、羅氏沼蝦、淡水白鯧等品種的親本或魚種中應用。方法是:在親魚、魚種過冬的魚塘中用竹、木或角鐵搭起棚架,上面覆蓋兩層尼龍薄膜,塘水溫度一般可保持16℃以上,魚類可安全越冬。
2、搭防風棚、防霜棚。
搭建防風棚、防霜棚是順德市傳統的防寒方法之一。常在鯪魚和其他御寒能力較差的魚類越冬時采用,方法是:在魚塘的北面、東北面、西北面的塘基上用竹或杉木搭起垂直的防寒屏障,高度2·5—3·5米,夾上稻草、干象草或尼龍布等擋風物料,阻擋從北面、東北、西北方向吹來的寒風。另在靠風棚側的塘面上搭起6米×8米或8米×10米的防霜棚,上面蓋以尼龍薄膜,四邊用竹圍起放上假水仙,水浮蓮等水生植物,鯪魚和其他御寒能力較差的魚類在一般的寒潮的襲擊下基本可安全越冬。
3、電熱加溫。
電熱(或煤爐)加溫常用于熱帶魚越冬和鱷魚越冬,一般密封(可透氣),加熱后,室(或池)內水溫可達20℃以上,但必須注意控溫和通風。
家庭水族箱養殖的熱帶魚可采用電熱棒加熱的方法提高水溫。
4、鍋爐熱水加溫法。
這種加溫方法常在鰻苗培育、甲魚溫水養殖中使用。其用水量較大,鰻苗培育數量多,溫度相對恒定在26—28℃之間,效果較好。
5、溫泉熱水加溫法。
在有溫泉水資源的地方,如我省的紫金、豐順、海豐等地可充分利用當地的溫泉水資源,其成本較低,對甲魚、鰻苗培育和其他御寒能力較差的魚、蝦類的越冬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但必須注意溫泉水中含有的成份對越冬的魚蝦類有無影響。如溫泉水是碳酸鈣類型的,溫泉水可直接引入魚塘中,如含硫化氫、二氧化硫的溫泉只能通過鍍鋅管間接對池水加溫,不能直接放入塘內,否則后果不堪設想。還要注意加強水溫監測,水溫只能在魚蝦安全范圍內,不能過高或過低,否則極易引起越冬魚類的不適、停食乃至死亡。
6、加深魚塘水位,減少驚嚇。
在冬春季寒潮到來之前,泵入水質較好的河(涌)水,提高魚塘水位,增加魚類活動空間、水中溶氧和增強魚類御寒能力,是順德市大田生產中防寒措施之一,對鯪魚過冬有一定的作用,但對溫度要求較高的魚類,如羅非魚、淡水白鯧、羅氏沼蝦等則效果并不理想,安全系數也較低。采用這種方法過冬魚塘,一般不養殖鯉魚、鯽魚等底棲魚類,因鯉、鯽在春天開始活動,準備孵化繁殖,雌雄追逐的過程中常將塘水搞濁,影響其他魚類越冬(這俗稱散巢)。在越冬期間必須盡量保持魚塘安靜,減少驚嚇,盡量將魚類的應激因素減到最小程度。
7、將御寒能力較差的魚、蝦類扦捕上市。
入冬以來,淡水白鯧、羅氏沼蝦、羅非魚等生長不適,停止攝食,如水溫降到其臨界溫度,還會逐漸死亡。因此,應立即將這些魚蝦扦捕上市。由于近期魚價不盡人意,有些農民存有僥幸心理,想在魚塘越冬,以待來年賣好價錢,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須認識、掌握各種魚類的生活習性,將御寒能力較差的魚類及時上市,才能減少因受寒潮襲擊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損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