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我們在生產實踐中發現,用病魚內臟加工成疫苗,用于防治草魚細菌性爛鰓病、腸炎病和赤皮病,可使健康魚產生免疫力,達到防病的目的。其方法如下:
1、制備組織漿 取患有典型細菌性爛鰓病、腸炎病或赤皮病的草魚的肝、脾、腎、血液等組織材料,稱重后加上5倍生理鹽水搗碎,再用4層紗布過濾,即制備成組織漿。將制備好的組織漿倒入干凈的玻璃瓶中,在62℃~65℃溫度范圍內恒溫保持2小時后,取出晾涼,加入1%的福爾馬林藥液即成土法疫苗。此疫苗在-4℃冰箱中密封保存,存期可達3個月。
2、免疫注射方法 取土疫苗若干,加生理鹽水1倍稀釋搖勻后備用。將要免疫注射的魚放在0.2%~0.25%濃度(50公斤水中加入100克~125克晶體敵百蟲)的敵百蟲溶液中浸泡3分鐘~5分鐘,使魚兒暫時處于麻酸狀態。然后在其背鰭基部后端無鱗處肌肉注射或在腹鰭基部進行腹腔注射。注射劑量依魚體大小而定,10厘米~13厘米的草魚,每尾注射0.1毫升;14厘米~16厘米的魚,每尾注射0.2毫升;20厘米以上的魚每尾注射0.3毫升~0.5毫升。這樣既可防魚病,又可殺死魚體表的寄生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