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鱺養殖如何有效避免藥物殘留
發布時間:2008/5/24 16:35:14 來源: 編輯:
我來說兩句(0)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針對當前鰻魚養殖普遍存在藥物殘留的問題,筆者通過對福建、江西、浙江、廣東等地區養鰻場走訪調查,特別是對能順利通過藥檢、無殘留的養鰻場,從其養殖全過程進行分析總結,并結合當前的養殖特點與自身經驗,就鰻鱺養殖過程做到有效避免藥物殘留應注意的幾個環節與有效防范措施簡介如下,以供交流探討。
1、苗種選擇:鰻苗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養殖過程是否順利以及日常養殖用藥的頻度。投放健壯的鰻苗能為以后的養殖少用藥或不用藥的打下良好基礎,從而也降低因需用藥防病治病所導致藥殘風險。當前鰻鱺養殖主要以日本苗、歐洲苗為主,日本鰻苗以每年1~2月產自日本、中國沿海的天然鰻苗為佳,歐洲苗以每年12月~2月產自法國沿海的天然苗較好,3月份產的英國、西班牙等國產的天然苗相對會差些。健康的鰻苗要求規格整齊、色澤一致、體表光滑、無外傷或任何患病癥狀,游動活潑,不帶有特異病源及有害污染物殘留。
2、水源選擇:采用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應水量充足、水質清新,不受污染(即無工業污染、生活污染、農業污染及其它有害污染),遇旱不涸,澇而無災,水質應符合GB11607漁業水質標準的要求。選址建場或投苗前要先做好水源水質檢測,觀察周邊環境是否存在潛在的污染源,符合要求后再行投苗養殖,方可有效防范因水源問題引發病害而導致頻繁用藥,或直接因水源存在藥物、重金屬等污染源而導致藥殘問題。
3、飼料選擇:采用優質安全的飼料對鰻魚的健康養殖至關重要。優質安全的飼料是指采用優質無污染的原料,經科學合理的營養配方,使用先進的生產工藝,生產過程中不添加不符合綠色環保要求的添加劑。當前有部分鰻場因使用劣質的飼料產品導致商品鰻藥檢不過關的案例也屢見不鮮。為了安全起見,要選擇大廠家品牌飼料,最好選擇通過HACCP認證、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及國家免檢產品的飼料廠家生產的產品。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保證飼料中的各種營養成份的均衡、綠色品質及良好的性能指標(引誘性、適口性、粘彈性、水中穩定性),加上其有穩定的配方體系和先進的檢測設備,能夠有效地保證產品的質量,也是有效防范鰻魚發生藥物殘留的重要措施。
4、養殖模式改變:用什么樣的養殖模式能夠做到少用藥或不用藥,就是好的模式。目前精養池與土池結合的養殖模式較為常見,也取得較好的養殖效果。該模式是依據鰻魚不同生長階段的特點、精養池與土池的優劣性、當前養殖技術水平、市場消費趨勢等因素應運而生的。該模式是指在鰻魚養殖前期即白苗培育階段采用精養池保溫養殖,以提高鰻苗培育的成活率,縮短養殖周期;后期使用土池稀養,注重水質管理,仿生態養殖,盡可能地做到不用藥或少用藥,減少用藥成本,降低藥殘風險。除此之外,海水灘涂養殖模式也是不錯的選擇。通過此次走訪調查發現,凡采用含有少量鹽度的水源來養殖鰻魚的養殖場,生產出來的鰻魚都較易藥檢過關。據分析,此類型的養殖場可能由于采用帶有少量鹽份的水源進行養殖,鹽水本身具有一定的殺菌消炎作用,加上養殖密度稀,整個養殖期間病害少,用藥也少,一般只使用一些常規藥物,無使用違禁藥物,因而不易出現藥殘現象。
5、池底改造:由于大部分養殖場都已養殖多年,普遍面臨池子老化問題,池底病菌、蟲卵較難徹底清除,加上多年用藥,部分藥物沉淀池底,是健康養殖的一大隱患。因此,做好舊池改造也是防范藥殘的重要環節。池底改造一般在放養前1~2個月就要進行,精養池要將原池底污黑的底泥清除,砂石底要深翻,然后用高壓水泵沖洗干凈,之后往池底石仔上面潑上高濃度石灰水,然后在石仔上鋪上黃土10公分厚(黃土和石灰8:1),用震動板震實后加水進池塘,水位高度100公分,浸泡時間約15天以上,再把水放干。鰻魚放養之前再用高錳酸鉀消毒3天,清洗干凈,加入清水,經過PH值檢測,符合要求后就可放養鰻魚。精養池舊池底經上述處理之后,能有效減少病害與用藥。舊土池塘養殖鰻魚除了按常規清淤、暴曬、消毒外,還要注意克服池塘“老化”產生的“連作障礙”,做到“養魚先養水,養水先養泥”。
6、推行健康養殖:以往鰻魚養殖在“高密度放養、高投餌率”的集約化養殖模式下,易導致病害頻生,養殖者往往只寄希望于使用藥物控制,陷于此藥被禁就換用彼藥惡性循環中。養鰻業要健康、穩定、可持續地發展,就要解決當前問題的癥結,應從內因與外因入手。外因方面是指提高理論認識,改變養殖觀念,摒棄凡養殖必用藥的傳統,大力推行健康養殖,著重圍繞建立良好的鰻魚生長生態系統,保證養殖環境符合要求,通過物理調整、水質改良劑、微生態制劑使用等方式來保證池塘水質“肥、活、嫩、爽”,同時適當地降低放養密度;內因方面是指通過內服一些營養劑、保健品,如在飼料中定期添加抗病先鋒(江蘇)及VC、多維等,能有效增強鰻魚體質,減少應激,提高抗病能力。
7、建立日常解毒和體內毒素排泄體系:鰻鱺養殖過程常常會發生寄生蟲病,需借助藥物驅除。驅蟲藥及消毒劑要采用通過GMP驗收的大型獸藥廠生產的產品,不使用不符合要求的藥品或含有不明成分的藥品,以防止因藥品當中添加有國家明令禁止或進口國禁止使用藥物成分,導致鰻魚藥殘問題發生。同時,使用藥物后,要嚴格遵守休藥期。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在使用驅蟲藥殺蟲后,要進行水質解毒和鰻魚體內排毒,以改善水質,保肝護膽,維護肝臟及修復肝葉細胞;緩解重金屬和殺蟲劑、消毒劑等藥物的危害和殘留;促進鰻魚消化吸收,提高脂肪代謝,增強機體免疫能力。建議在驅蟲藥殺蟲后,采取下列方法進行處理:外用:水鮮(武漢)2ppm或新型海中寶(江蘇)3~5 ppm或調水先鋒(廈門);內服:鰻康泰(江蘇)5克/公斤料+速長(西安)2克/公斤料,10天一療程;或鰻康泰(江蘇)5克/公斤料+復合酶(西安)3克/公斤料,10天一療程。
8、定期藥檢,發現問題,及時應對。在養殖過程中,常因某些原因導致鰻魚藥殘問題的發生,養殖者往往要等至鰻魚要出口時再撈取樣鰻送去藥檢,等發現有藥殘時,再去處理已晚了一步,錯過出口的最佳時機。為了防患于未燃,在養殖的不同階段,如黑仔、幼鰻、偏小鰻等規格尚小的階段就要定期撈取樣鰻送去藥檢,以早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應對。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避免鰻魚藥物殘留問題的發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