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我家魚缸最靚”活動昨在千字金生態水族世界頒獎
昨日下午,位于東坪山腳下的“千字金生態水族世界”內座無虛席,由廈門日報、海峽水族養殖技術促進中心、千字金生態水族世界聯合舉辦的“我家的魚缸最靚”十佳特色缸頒獎儀式暨“魚友”茶話會在此舉行。70多位“魚友”在 “水族世界”內歡聚一堂。
“魚友”圍桌而坐,邊品茗邊交談,“你養魚多久了?”“家里養了什么魚?”……相互遞上名片,從素昧平生到相識,共同的話題很快拉近了人們的距離。王先生在與林先生交談后,才知道兩人原來都同住在一個小區內,于是相約,活動結束后,相互拜訪。
也有很多的老朋友在這里相遇。小高、小鄭、小洪都是熱衷于布置“水草缸”的“發燒友”,他們三人是在“福建魚友協會”的網站上相識,并逐漸成為好朋友的,在報上看到了活動消息,就相約報名參加。巧的是,他們的魚缸都榜上有名。11月23日晚,小鄭得知獲獎的消息后,曾在電話中激動地重復問記者“真的嗎?我真的獲獎了嗎?”活動現場,他懷抱著的“十佳”獎牌,同樣激動地對記者說,在家人的鼓勵下,他抱著“重在參與”的心態報名參加,沒想到真的入選了,以后,對任何事情他都會對自己有信心。小洪三年前開始養魚,一開始他以為缸內養上幾條魚,擺放幾株水草就可以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逐漸了解了“水族世界”的奧秘后,他才知道魚缸也可以布置得漂亮又有品位。現在他已經是同伴中布置水草缸的高手。小洪說,參加這樣的活動,可以認識更多的新朋友,今后共同切磋“魚經”。
座談會上,不少魚友還就他們遇到的難題求教專家。應邀與會的廈門市漁業協會觀賞魚分會的高會長、王秘書長熱情地一一為他們做了解答。曾先生說,他家有一個儲水量約五六噸的露天魚池,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藻類突然增多。高會長分析說,藻類增多的原因是魚缸經常暴露在陽光下,在光合作用下,藻類容易生長,他建議,增置紫外線殺菌燈,改造過濾系統,少放些化學添加劑等。陪同曾先生前來的曾太太拿出本子認真地做記錄。
在活動現場,記者又看到了幾個熟悉的面孔,他們是趕來“湊熱鬧”的攝影愛好者江清良、申生才、張騰飛、黃生。這些年過七旬的老人在活動開始前半小時就在現場支起了三角架……隨后到來的“魚友”認出黃生就是前些天上門為他們的魚缸拍照的攝影師,紛紛上前與他握手。老黃告訴記者,他們26日晚上得知活動的消息,便相互約定前來采風。
見到濟濟一堂的“魚友”,廈門千字金生態水族世界的負責人陳偉毅高興地說,沒想到有這么多的人來參加這一活動,充分說明人們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對生活品位的追求也不斷提升。有了這么多的“發燒友”,廈門的觀賞魚產業大有潛力。希望黨報能多舉辦一些此類活動,為熱愛生活的人們搭建起溝通的平臺。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