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從日前召開的江蘇省海水增養殖工作會議上獲悉:備受沿海漁農民關注的江蘇文蛤天然附苗場修復工作進展迅速。今年的修復面積已達到8000多畝,苗種產量達到2萬噸,是近10年來出苗量最多、最好的一年。
江蘇是我國文蛤的主要產區,總產量占全國的50%左右,年出口量占全國的60%。前幾年由于諸多原因,該省沿海原有的5萬畝文蛤天然附苗場逐年萎縮,苗種資源量從正常年景的1萬多噸下降到不足2000噸,嚴重影響著全省文蛤養殖的穩定與發展。去年3月下旬,本報在頭版頭條位置刊發了記者調查《江蘇文蛤天然附苗場正在消失》,引起了江蘇省副省長黃莉新的關注,她親自批示要求省有關部門切實采取措施,保護好文蛤天然附苗場。
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組織省海洋漁業指揮部、省海洋水產研究所、省漁業協會貝類分會等相關單位,積極采取貝藻養殖布局調整、控制種貝捕撈量、組織稚貝病害防治、人工繁育、人工營建天然孵化器、加強執法管理、建立文蛤種質保護區等有效措施,在1年多的時間內使文蛤天然附苗場得到快速有效的恢復。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