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觀賞魚病的生態預防是“治本”,而積極、正確、科學地利用藥物治療魚病則是“治標”,本著“標本兼治”的原則,對觀賞魚病進行有效治療,是降低或延緩魚病的蔓延、減少損失的必要措施。
1、觀賞魚病治療的總體原則
“隨時檢測、及早發現、科學診斷、正確用藥、積極治療、標本兼治”是觀賞魚病治療的總體原則。
2、觀賞魚病治療的用藥原則
(1)對癥下藥
在防治觀賞魚病時,首先要認真進行檢疫,對病魚作出正確診斷,針對觀賞魚所患的疾病,確定使用藥物及施藥方法、劑量,才能發揮藥物的作用,收到藥到病除的效果。否則,不但達不到防治效果,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更嚴重的是可能耽誤了病情,致使疾病加劇,造成巨大損失。在觀賞魚養殖中,往往幾種魚病并發,尤其是部分寄生蟲感染后,會繼發性傳染某些病毒性或細菌性疾病。在這種情況下,應采取“先急后緩、先主后次”的方針,即先確定危害嚴重的疾病,首先施用藥物,當這種疾病好轉后,再著手治療次要疾病。如果治療沒有主次、先后之分,同時施用幾種藥物,有可能毒害觀賞魚類而造成死亡,尤其是個體較小、對水質比較敏感的熱帶魚所受危害更大。另外,幾種藥物同時使用,相互之間可能發生理化作用,對治療疾病失去效果。
(2)了解藥物性能
用于治療觀賞魚病的藥物很多,有外用消毒藥、內服驅蟲藥、氧化性藥物,還有部分農藥及染料類的藥物。各種藥物的理化性質不同,對魚病的治療效果及施用方法也各不相同,必須了解和掌握這些藥物的基本情況。在治療觀賞魚病中,即使能對癥下藥,用法也比較正確,但是如果忽視藥物的特性,也可能起不到預期的治療效果。例如漂白粉放置時間過長或保存不當,其有效氯的含量會降低,甚至失效,因此要進行必要的測定后方能使用,否則,其治療效果可能會讓你失望;高錳酸鉀是強氧化性藥物,在強光的照射下3分鐘左右即失效,因此需避光保存,使用時要現配現用;硫酸亞鐵若變成土黃色或紅褐色則會失去效果;敵百蟲和石灰同時使用時,就會產生部分敵敵畏,這是一種劇毒物質,對觀賞魚類有極強的毒害作用。
(3)準確計算藥量
防治觀賞魚病,必須根據診斷結果,正確地測量養殖水體的面積和水深,計算出水體體積,準確地估算觀賞魚的重量,從而計算出用藥量,這樣才能既安全又有效地發揮藥物的作用;其次,養殖環境的變化,如水質的好壞等因素,對藥物的作用和施藥量也有一定的影響?筛鶕䦟嶋H情況,酌情減少或增加用藥量。另外,在遍灑藥物時,最好在喂食后下藥,同時要將藥物完全溶解后施用,以免因饑餓而吞食溶解不完全的藥物顆粒,造成觀賞魚類誤食后中毒死亡。
(4)觀察療效、總結經驗
在施用藥物后,要認真觀察、記錄,注意觀賞魚類的活動情況及病魚死亡情況。在施藥的24小時內,要隨時注意觀賞魚類的動態,若發現不正常情況,及時采取適當措施,嚴重時,應立即換水搶救;如果一切正常,則需觀察并記錄患病觀賞魚類的死亡情況,以利分析和總結防治魚病的經驗,不斷提高防治技術;如果在用藥后7天內魚停止死亡,則表明藥物療效顯著;如果死亡數比用藥前減少,表明有療效;如果死亡數不減或增加,表明無效。另一方面,口服藥物飼料僅能治療或預防病情較輕的觀賞魚,對已喪失食欲的觀賞魚則沒有效果;全池潑灑藥物治療時,病情嚴重的觀賞魚,可能在用藥后1~2天內死亡數量明顯增加,這屬正,F象,是藥物刺激的必然結果。因此,不能僅在用藥1~2天后見到觀賞魚還在死亡,就判斷藥物無效而改換其它藥物,也不能一天施一種藥,天天換藥,或者急于求成,亂加1~5倍藥量,致使觀賞魚病情更加嚴重,損失更大。
南方漁網編輯:寒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