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在茂名市農業板塊上占有重要位置。近日,記者從茂名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茂名市現有水產養殖面積逾80萬畝,去年產量90.7萬噸,產值45.2億元,漁業經濟總產值91.8億元,位于廣東省前列。實現由大市向強市跨越,關鍵是踐行科學發展觀,以羅非魚、對蝦兩大優勢產品為核心,著眼市情將漁業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據悉,茂名市主要著力做好以下工作,以推進漁業產業化建設。
建設標準化養殖基地。加大養殖池塘整治,爭取省支持1000-1500萬元,用3-5年時間完成20萬畝標準化健康養殖基地,其中羅非魚基地15萬畝,產出獲無公害認證的羅非魚20萬噸;對蝦基地5萬畝,產出獲無公害認證的對蝦3萬噸。
發展現代種苗繁育基地。引導扶持種苗繁育企業發揮技術依托優勢,深度發展與世界漁業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淡水研究中心、上海水產大學等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合作關系,立足羅非魚、對蝦這兩個優勢品種,在3-5年內建成3-5個國家級羅非魚、對蝦良種場,除滿足茂名當地養殖需求外,進一步拓展省內外、國內外種苗市場。
強化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的要求,全面落實對水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爭取在漁業主管部門內設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專門機構,完善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職能,抓好養殖證發放,進一步加強茂名水產品質量的監測檢驗工作,擴大樣品采集范圍,增加樣品的采集量,嚴格控制好漁藥、漁用飼料等漁業投入品質量,從水源、種苗、用藥各個環節上實行全程監管,爭取10萬畝以上養殖基地獲得出品檢驗備案登記。同時,推行市場準入制,以茂名沃爾瑪、國成百貨作為試點,逐步在全市推開。
拓寬產業化服務體系。總結推廣高州市水產科技入戶經驗和高州長興羅非魚合作社模式,提高水產養殖戶的生產技能,增加科技對漁業產業化的貢獻率,引導養殖戶、水產加工企業雙方找到更多、更好的結合點,探討更多形式的服務路徑,從而形成水產養殖產前、產中、產后的服務體系。
促進漁業產業招商引資。與有關部門充分溝通,協調各縣(市、區)加大漁業產業的招商引資工作力度,承接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把優質項目、雄厚資金引到茂名來,爭取把茂名出口加工水產品的企業擴增到8個以上,舞動出口加工這個龍頭,提高水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帶動漁業產業化的快速健康有序發展。
南方漁網編輯:柳凡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