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膠東在線網資訊:素有我國“海帶、扇貝、鮑魚”之鄉美譽的長島縣,今年海帶養殖喜獲豐收,一萬多畝海帶實現淡干產量1.3萬噸,實現收入1.2億元,直接為漁民增加收入五千余萬元。
當前,正值海帶收獲季節,記者來到地處渤海深處的長島縣大欽島海帶主產區,海面上一片忙碌的景象,漁民們正在收割海帶。葛長財是大欽島一個海帶養殖戶,養殖了30多年海帶,雖然他的養殖面積沒有增加,但是他的收入卻翻了一番。
今年長島漁民養殖的1.1萬畝海帶,實現淡干產量1.3萬噸,實現收入1.2億元,直接為漁民增加收入五千余萬元,人均近兩千元。長島有著50年的海帶養殖歷史,改革開放以來,長島漁民加工出口海帶每年都達到1000多噸,占全國海帶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為將這一主導產業打造成為優勢產業,長島縣不斷在海帶的種質改良和養殖新技術的推廣上做文章。
長島漁民發明的“一繩雙掛”海帶養殖技術,科學地解決了海帶相互纏繞的難題,使海帶畝產量提高了25%以上,帶動了全國海帶養殖業的大規模發展。而這一發展出了帶來豐厚的經濟回報的同時,也帶來了平衡海洋生態、凈化海洋環境的功效。
據了解,海帶大面積養殖營造了更為清潔的養殖環境,為蝦夷扇貝、鮑魚、海參等海珍品增養殖帶來直接經濟效益達到6億多元。
南方漁網編輯:石明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