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通過互聯網,登錄“福建華盛集團三明冷凍食品有限公司鰻魚身份追溯系統”,輸入華盛公司產品外包裝上的銷售批號,就可以查詢到所購產品從原料養殖、生產加工到包裝運輸出廠的全過程安全衛生控制信息。這是4月28日記者在華盛公司,看到工作人員演示全國首創的“出口鰻魚產品身份追溯系統”時的情形。也正是因為擁有這樣的“電子護照”,中國鰻魚才能“游”出國門,“游”向世界。
鰻魚養殖加工是我國傳統優勢產業,2007年我國出口烤鰻4.33萬噸、5.29億美元,其中出口日本分別占出口烤鰻總重量和總貨值的76.4%和75.6%;鰻魚的產地集中在福建、廣東、江西、浙江、安徽、上海,其中福建省出口烤鰻2.43萬噸、2.88億美元,分別占全國出口總量的56.2%和54.3%。據日本《東京新聞》報道,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最新檢疫結果顯示,中國鰻魚的不合格率為0.2%,與進口食品世界平均水平的0.7%相比,中國鰻魚的成績單是優秀的。
福建檢驗檢疫局局長吳紹炳指出,一些境外媒體對我國個別出口食品農產品安全衛生問題惡意炒作,嚴重損害了我國出口食品農產品的信譽。當前,我國許多負責任的優秀企業為保障食品農產品安全衛生,已經按照國內外相關要求建立起一套完善、先進的控制體系。2007年,福建檢驗檢疫局參照歐盟一些國家對出口食品進行身份追溯認證的做法,在華盛公司試點,探索建立起“出口鰻魚產品身份追溯系統”,通過追溯向消費者展示我國出口食品農產品良好的安全衛生控制狀況,受到國家認監委的充分肯定。
記者看到,在“透明生產”的核心理念指導下,“出口鰻魚產品身份追溯系統”全面采集鰻魚養殖、加工過程的安全衛生控制關鍵信息,并將這些信息有機組合成完整的、可追溯的電子信息鏈,在互聯網上以中、英、日三種語言通過不同界面,供消費者、采購商以及進出口國官方監管部門查詢,十分方便快捷。
據介紹,這套系統有“三個平臺”,消費者、采購商以及進口國官方監管部門可以通過“出口鰻魚產品身份追溯平臺”,輸入產品批次號,追溯查詢該批鰻魚產品養殖、加工等生產全過程安全衛生控制信息。檢驗檢疫部門可以通過“CIQ監管平臺”,輸入產品批次號、鰻魚養殖場名稱及池號、養殖或加工日期等關鍵詞,搜索查詢和驗證監管鰻魚產品在養殖、加工過程中詳盡的安全衛生控制狀況,并對監管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智能化管理,形成監管檔案,將監管情況實時反饋給企業,及時跟蹤企業的整改情況;生產企業自身也可通過“企業監控平臺”,監控安全衛生關鍵控制點,持續改進和提高管理水平。該系統使得企業生產加工信息更加透明化,從而提升消費者、采購商的信心,增強產品國際競爭力,同時還可以強化檢驗檢疫部門的監管和企業自身安全衛生控制。
業內人士指出,“出口鰻魚產品身份追溯系統”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性,對我國建立健全食品溯源制度具有很強的引領意義,其做法內銷企業也可以借鑒。三明鰻魚協會會長、華盛公司董事長姚弓善最有體會,他欣喜地告訴記者,該系統能夠使消費者將優秀企業與落后企業區別開來。華盛公司建立該系統以來,國際市場訂單明顯增加,去年該公司出口烤鰻1720噸,成立第二年出口量即躍居福建烤鰻業第二。在整個行業不太景氣的情況下,今年接到來自日本精加工產品的訂單明顯增加,逐漸打開了日本鰻魚高端市場。
另據了解,在進一步完善的基礎上,福建局將盡快把這一系統推廣到水產、蔬菜、肉類等其他領域,在整體上提高企業安全衛生控制水平,提升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信譽和形象。
南方漁網編輯:蘇紫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