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楚天都市報消息(特約記者狄方 記者劉長風)前日上午,從中國農科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傳出喜訊,放流一年的野生1號中華鱘從大海游回長江,目前在長江武漢至江陵段活動。
當日上午,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人員在江陵郝穴超聲波監測站,通過計算機提取聲納裝置上的數據,觀察野生1號中華鱘的活動規律。
據該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危起偉介紹,這尾中華鱘長3.85米,重451公斤,于2005年秋季在長江宜昌段捕獲,曾用于人工繁殖親體,后送運往北京海洋館康復療養,被稱為“中華鱘女王”。去年4月22日,長江水產研究所在長江沙市段將它和另一尾中華鱘放流長江,分別編號為野生1號和野生2號。當時,數千人為它們送行。
據介紹,這兩尾中華鱘身上均裝有聲納裝置,觀測表明,野生1號在長江沙市段放流點短暫停留后,經過18天的長途跋涉,于5月8號進入大海。今年6月15日,它又回游到長江,奔波千余公里,先后經過南京、銅陵、九江等監測站,于7月23日抵達武漢,目前仍在武漢至江陵江段活動。
據介紹,野生2號中華鱘去年5月4號進入大海后,至今沒有音訊。
南方漁網編輯:蘇紫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