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斑魚孵化培訓班吸引33位香港在職養魚戶和海洋生物學大學研究生參加。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石斑魚是港人餐桌最愛,香港每年繁殖量達1300萬條,但大部分幼苗需依賴外地進口,選擇品種受到一定限制,成本也較高。香港漁護署與亞太水產養殖中心網絡合作,首次在港推出有關石斑魚孵化技術的培訓班,訓練漁農和業界人士了解整個石斑魚孵化周期的技術。
為期10日的石斑魚孵化培訓班本月1日已啟動,吸引33位香港在職養魚戶和海洋生物學大學研究生參與。培訓班邀請內地和印度尼西亞的專業導師,為學員提供現代化石斑魚孵化及育苗的基本理論及技術,并引入不同生長期的魚苗配合講解,使學員從實踐中,掌握從孵卵開始的全套養殖基本技巧。
培訓導師之一亞太水產養殖中心網絡海魚養殖計劃統籌周曉偉說,在香港推廣整套孵化技術,雖然成本可能相較內地和海外高,但現時水生動物普遍有細菌、霉菌等病態隱憂,香港漁護署監測管理標準嚴格,成長魚苗一旦孵化養殖成功,在質量控制、病態控制方面,較外地育苗更具優勢。
香港食家對青斑魚一向青睞,在南丫島盧荻灣有700平方魚場的漁民梁冠華估算,以26區計算,每區每年平均入口幼苗50萬條,即全港每年有1300萬幼苗需求量。他近年也專攻收益較高的青斑魚,但指由于香港沒有孵卵技術,所以需從內地和海外購買幼苗,每條視乎大小從1元多至10多元不等,成本較高,且必須依賴海外市場季節變化和品種限制。
漁護署高級漁業主任周永權說,加強對養魚戶的培訓和培育更多養殖業專業人員,對促進香港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很大幫助,署方將透過系列技術支持服務,并籌劃設立試驗育苗場。他建議業界可考慮組織合作設立育苗場,以提供優質及穩定魚苗給香港養魚戶。
南方漁網編輯:石明凱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