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兵團日報資訊:9月7日,筆者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八師水產局獲悉,目前農八師已成為新疆最大的水產苗種生產基地和集散地。
農八師擁有水面14萬畝,養殖水面9萬余畝,有12個具有一定規模的水產苗種繁育場,22個養殖品種,每年生產商品魚6000余噸、魚種1100余噸,繁育各類魚苗6億尾,年漁業總產值6000萬元。
近年,農八師在漁業管理上不斷探索新路子,完善漁業管理機構,投入資金健全養殖證制度和苗種生產許可證制度,加大養殖水域使用權改革力度,不斷調整養殖結構,使漁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這個師不斷深化經營體制改革,對7500余畝養殖水域使用權進行有序拍賣,穩定了水產養殖隊伍,促進了從事水產養殖的職工增收致富,擴大了水產品總量,為全師漁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為加大漁業基礎建設力度,優化整合水域資源,近8年,在國家農業部、自治區水產局、兵團水產局的大力支持下,農八師累計投資1692萬元,建成了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養殖場4000平方米溫室配套池塘,進行羅非魚的育種和商品魚養殖.建設配套石河子西熱電廠3000平方米溫室養殖場,進行淡水白鯧、胡子鯰、大口鯰的育種和商品魚養殖;建成石河子大學4000平方米溫室配套池塘,進行南美白對蝦的育種和商品蝦養殖;建成瑪管處大泉溝養殖場300平方米溫室配套池塘,進行家魚繁育和大水面養殖;在石河子總場建起4000余畝池塘,進行草魚、鯽魚、魴魚及白斑狗魚、丁歲魚、河鱸等商品魚的養殖,基本形成了水產養殖一區一品、各有特色、協調發展的格局。
農八師還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增加水產品品種,提高水產品品質。近年,這個師引進了一批傳統名優品種,推廣了草魚、鯽魚混養、團頭魴、鯽魚混養等養殖模式,同時,積極培育市場、開拓市場,擴大休閑漁業規模,并出臺政策鼓勵養殖戶自籌資金新建擴建溫室大棚等養殖設施,用于名特優水產品的繁育、活餌生產、熱帶魚類的冬儲,以擴大市場份額,提高經濟效益。如今,這個師名優水產品產量已占全師總產量的31%,漁業逐步實現了從外延擴展型到內涵增產增效型的轉變。
近年,農八師水產局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養殖證制度建設和健康養殖示范任務承擔單位”;石河子總場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石河子總場漁政站被農業部評為“全國養殖證制度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南方漁網編輯:石明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